不尽,不仅回答了朱慎锥的问题,还带着朱慎锥在岗哨附近转悠了一圈。看完后,朱慎锥还是颇为满意的,虽然还比不上王家村那边,但至少比其他军户所要强许多。
勉励了几句,朱慎锥这才翻身上马,带着人继续往前行,等朱慎锥走后,刚才拦路的小旗这才收回了目光,招呼兄弟们摆好行马,打起精神。
“韩哥,这位六爷是那位大人?”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了一声,他不是羊头山的老人,也不是赵屋村的人。
这边的百户所设立后,王荣以指挥使的名义从各千户所下属百户所迁移了一批军户到这边。这种操作对于千户所和百户所根本就不在意,而且还异常配合。
一来现在千户所那边和王荣合伙做买卖,这买卖已经看到了利益,双方形成了利益团体可以说是自己人了,再加上王荣又是指挥使,是他们名义上的顶头上司,这样的小事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
二来,这么多年下来人口增长,各千户所包括下属的百户所人员早就比最初多了许多,再加上多年的土地兼并,原本属于千户所或者百户所的土地已成千户和百户的私田,普通军户也变成了这些军官的佃户。
在这种情况下,千户所和百户所吃空饷的情况又很严重,导致普通军户的日子越来越难熬。哪怕就是给上面的百户、千户当佃户,要填饱肚子也是不容易的。
再加上山西这个地方本就是山多地少,随着军户制的糜烂,一些实在熬不下去的军户逃亡的也不在少数。现在王荣主动把这个事揽了过去,要从各千户所和下属百户所迁移一批军户另行安置,这对于千户所和百户所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把这些包袱直接甩出去,以后他们的死活就和自己无关了,还能用这件事和王荣拉拢关系,何乐不为呢?就这样,羊头山和赵屋岭的两个百户所设立之后到现在,已有几十户军户从潞州卫各处迁移到了这边,这些军户的迁移到来也让这两个百户所的人员得到了补充,更重要的是,来到这里后他们惊喜的发现日子比以前要好过的许多,不仅拿到了久违的军饷,百户所还给了他们耕作的田地,就算不会种地的,也有其他活可以干,靠自己的能力,总算能吃饱饭了。
说话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他到这边已有月余了。这些日子在赵屋岭过的可比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艰难要强太多,虽说这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