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其子一个没留,宋国公就此除爵,所以朱敏澄封为宋王毫无问题,而且宋国是大国之一,作为嫡子的他以宋国为封合情合理。
等太子大婚后,再过几年就要轮到宋王朱敏澄了,所以在之后皇室成婚的人选上朱慎锥必须慎重。再加上自宣宗朝后大明文强武弱,这个情况必须要有所改变,而且在朱慎锥来看,相比文官集团,与国同休的勋贵集团可要比文官更可靠些,或许从他开始改变一下皇室成婚的选择,由从宣宗朝所立下的规矩转为大明开国之初的选择,皇室联姻对象从小门小户的文官挑选改变成从勋贵高门中挑选,也许是一个破局的办法。
当然了这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解决办法,毕竟当年之所以会考虑选择小门小户是考虑到避免外戚强大干政对皇室带来威胁,现在重新选择勋贵集团同样也有这个顾虑。
可一件事不可能完美无缺,难不成因为因噎废食就能万无一失?这也太离谱了。不能因为一件事有优点而不考虑缺点,也不能因为有缺点就全部放弃本身的优点,把握其间的平衡是最为重要的,换句话来说,作为皇帝治理天下靠的是手下的文武百官,而怎么用这些文武百官靠的是权谋和平衡,只要掌控住这个度就行,只要文官抬头就扶持勋贵,勋贵强大就利用文官进行打压,皇帝不就是干这个的么?朱慎锥猜的没错,这才登基没多久朝堂上就有人提出皇帝后宫无人,劝朱慎锥纳妃的建议来。而且这个建议刚刚提出就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赞同,虽然徐静秋作为皇后已诞有两子,太子朱敏澜和宋王朱敏澄也近成人,但作为皇帝后宫无人终究是不妥,而且两个皇子也远远不够,为大明长久治安和血脉延续,皇帝多纳妃子不仅是皇帝自己的事,更是大明的国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慎锥再想继续拖延已不可能了,他只能顺水推舟表示同意,而就在他前脚同意后,就有人迫不及待把纳妃的候选人名单送了过来,随着送来的名册外还有画师所作的画册,看着这些玩意朱慎锥哪里还不明白这些人早就打好了算盘,巴不得把他们所挑选的合适人选送进宫呢。
翻看着这些册子,朱慎锥心中觉得好笑,他可不是天启皇帝,也不是崇祯皇帝,就算他们塞这些人入宫难不成还真以为能够影响到自己?只可惜塔娜不能留在京师,如果塔娜在京师以她的身份当不成皇后当皇贵妃是绝对没问题的,而且有了塔娜也能帮自己挡一挡现在这些麻烦。
不过塔娜自己不肯留下来,再加上假如塔娜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