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见他要走,李承乾嘴里嚼着羊肉大葱馅的饼,又道:“见了就赶紧回来,入秋前还有一堆事。”
于志宁连忙行礼,脚步匆匆地走向朱雀门。
父皇母后说过,东宫太子要多出去走走,见见同龄人,与同龄人多多玩闹。
这些叮嘱,早就被李承乾抛在脑后。
现实就是孤这个太子与同龄人玩闹,就会闯祸,李元昌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究其根本,这件事还是要怪父皇。
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李承乾心安理得在中书省坐下来。
老师,舅舅与郑公三人在下了早朝之后就去见父皇了,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老师不在,一些加急的文书只能作为弟子的当朝太子来批复。
岑文本快步走来,递上一卷麻布,低声道:“殿下,吐蕃大相的回信。”
李承乾接过这卷粗糙的麻布,解开捆着的麻绳,再揭开封蜡,铺开麻布看着上面的内容。
禄东赞的中原文字倒是有了些进步,信上的内容无非就是他对大唐如何地敬重,还说他准备了很多青稞酒。
解释了吐蕃攻打于阗不过是一场吐蕃与西域积年已久的恩怨。
信上又说起了有关松赞干布的话,原来松赞干布对红楼的故事痴迷醉心,甚至想要与曹先生共谋一醉。
如今还在苦等着红楼的结局。
李承乾没打算回信,吩咐道:“就放在架子上吧,与今年的卷宗放在一起。”
岑文本点头道:“喏。”
李承乾继续看着眼前的文书,今年入秋之后朝中各部的俸禄需要打算,先给各卫府军中发放军饷,还差两千贯的缺口。
李承乾一边看着文书,一边盘算着什么时候可以凑够这些银钱。
朝中的用度依旧很紧张,互市的方略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等今年第二次互市的赋税收缴完毕之后,这个缺口就可以补上了,时间还算充裕。
大唐的府兵制可圈可点,也是当下既有成效,又低成本的管理办法。
很多时候,战争结束之后,兵回府耕种,将军回朝上奏。
将领与兵大多数时候不在一起,而且随时会调换将领。
可能父皇很清楚,如果将领的统治力在地方长久存在很可能会出现乱子,容易出现某种不合理的军事团体。
因此除了中枢的小部分卫府,大多数地方卫府,都是处于将领与兵脱离的状态。
这种府兵制度大大减轻了朝中的负担。
李承乾低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