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眼里笑意更浓:“几桩善政传到外廷,群臣自然多了些踊跃,纷纷上本言事。比过去,是多了不少。臣若记得没错,太祖他老人家曾在八日内批阅了一千六百六十本,处置三千三百又九十一事。”
朱常洛不由得看向了他:你行,你是专业的,把大明最高记录摆我面前什么意思?
现在的意思是,这四天的奏疏数量超过朱元璋那时候四天的量了。
但朱常洛情况都没摸清楚,被这些文臣浑水摸鱼怎么办?
“慢慢看吧。”朱常洛低下头下看这几天的《每日奏疏言事汇总纪要》,“还有没有不是呈奏上来的事?”
“有三件。”
“讲。”
“赵阁老有密揭,臣还不知其事,殿下可启览。”
朱常洛抬起了头:“密揭?”
田义递给了他:“密揭只达御前,臣也不能先看。”
朱常洛的目光看了过去,那是阁臣用的专门小素揭帖,长六寸五分,宽二寸五分。
斜折内封,封了文渊阁银印,外面也没有像其他奏疏一样写“某某事疏”,只写了“臣赵志皋揭”。
这是仁宗时期银章奏事后几经演变,后来慢慢演变成的密折惯例。
像这样的密揭,只有皇帝和写密揭的人可以看、互相交流。既不会让内臣先看,也不会抄报六科。
朱常洛想了想之后就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还没登基,那就不能看。”
田义没说话,在一旁等候。
朱常洛微眯了眼睛,过了一会在这四天的汇总里翻了翻,而后问道:“这是赵阁老的第多少次请辞?”
“回殿下,四十七。”
朱常洛点了点头:“这密揭先放下。”
如果说是首辅的试探,那也未免太过低级。
明知朱常洛现在没这个看密揭的资格,却还要来这么一手。
他是想用这种手段引起嗣君不满,顺势提桶跑路吗?
朱常洛又找了找沈一贯那边上的题本纪要,很快就从中找到一件事:国事繁多,赵志皋病重。殿下暂监国事,谏得陛下广施仁政,群臣鼓舞……臣一個人实在忙不过来。
写作忙不过来,读作“我可以!”
四天的汇总里,沈一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