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意见,而不听李林甫的言语。
久而久之,李林甫首席宰相的身份就会名存实亡。
而李瑄恰恰有这种趋势。
领常平新法大使以后,意味着这么重要的国策,由李瑄主持。
这对首席宰相来说,本就是巨大失败。
李瑄虽只主事吏房,但他是宰相,有权过问其他诸房事务。
使职差遣正朝着不对的方向发展。
使职由皇帝以敕令任命﹐专管某一具体职事﹐属于差遣性质。让皇帝的权力变得更大。
这对皇权来说是好事。
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金﹑仓不司钱谷。
官曹虚设﹐俸禄枉请﹐一饭而归﹐竟日无事。
如果使职进一步发展,到达这种地步,那吏治就会变得更加笨重,对国家的危害巨大。
李瑄现在还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左相,我昨日听说此次制科,野无遗贤。录取的十二人皆是在职的朝廷命官。唉!野无遗贤怎么能这样用呢?”
裴宽刚李瑄介绍完诸房后,李瑄突然向裴宽说起这件事情。
“恐朝野文人士子,因此失望。国家会失去很多人才。”
裴宽向李瑄答复道。
他也非常不满“野无遗贤”的事情,李林甫为讨李隆基欢心,把无数文人士子的努力当成儿戏。
他身为左相,都觉得脸面无光。
“开科举士,本就是为平民百姓机会。天宝二年的‘曳白’事件还未过去几年,就又发生‘野无遗贤’。有才华的人怕是隐居在山上,也不会再参加科举。身为宰相,我们要杜绝这类事情发生,让文人士子重新对科举有信心,相信科举是公平的。”
李瑄神色凝重地向裴宽说道。
“李相有何高见?”
裴宽立刻问道。
他知道李瑄虽年纪轻轻,但脑袋里装的东西绝对是货真价实。
虽常平新法有待商榷,但立意非常明确。
“考生拿到试卷,签上名字后,立刻将名字糊住。考官改卷的时候,不得撕开名字,违者严惩。每一次科举,必须由所有宰相一同揭开名字,公布成绩。”
李瑄向裴宽说道。
他认为科举糊名制,现在正是时机。
李瑄会为李隆基营造一种“野无遗贤”后果的严重性。
李隆基肯定不会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
而科举糊名制,给李隆基一个台阶下。
糊名本触犯士族和权贵的利益,但在此情况下,士族权贵如果反对糊名,立刻会被口诛笔伐。
糊名制明显是根据李林甫“野无遗贤”而设,会对李林甫造成一定打击。
“此实施起来,恐有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