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他从不去客房跟那些外国人交流,即便是有客人好奇的寻找他,李长河也在办公室里面避而不见。
不过他能做到,他怕自己那些同学做不到。
都是年轻人,又是热情外向的时刻,很多外国人这时候又喜欢假客套,他们很容易被这些外国人的虚假热情欺骗。
就像过几年,很多人会被日本人的礼貌所欺骗,看他们动不动鞠躬,就以为他们是非常有礼节和诚信的人。
但是殊不知,礼节和诚信从来不沾边,他们的胃口一直超乎想象的大。
所以,对于那些去其他酒店进行英语教学的同学,李长河是千叮咛万嘱咐。
毕竟这个口子是他开出来的。
就这样,整个炎热的七月份,李长河都躲在京城饭店里面,没事练练口语,教一下服务员英语,再就是写写稿子。
七月的最后一天,星期一,傍晚。
刘建青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京城饭店,然后来到了李长河的办公室。
“呼,还是你这里舒服,伱小子是真会挑地方啊。”
感受到办公室里面的空调凉气,刘建青进来之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怎么样,今天的写完没,给我看看!”
刘建青来这里找李长河,不是催稿,而是为了追更的。
追的就是李长河最新的长篇。
是的,长篇!
老写中篇伤痕类的,李长河写腻歪了,毕竟心灵鸡汤也是有数的,他不可能无限制的编造心灵鸡汤。
可是断断续续的写短篇他也没啥兴趣,短篇篇幅小,字数也少,对他来说赚的钱也不多,李长河提不起劲。
索性他就打算开个长篇。
不过这年头长篇题材,李长河也斟酌了许久。
因为过去那些年的原因,好多东西你是不能深入的去写的。
然后改开又没开始,人民的生活还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未来基层的变化,你也没得写。
李长河为此头疼了很长时间,直到那天,他在门口又看到了李椿平。
李椿平没有再拦他,而是拦住了一个从京城饭店外出的外国人,私下里聊着什么。
李长河没有关注李椿平的动向,但是对方的再度出现,给他提供了思路。
然后李长河便开了这部长篇《流失的国宝》
考虑到篇幅,他把开篇的时间线拉长到了建国以前,抗战时期。
以一尊宋代的汝窑天青贯耳瓶为开篇,写了一篇针对国宝流失,各种势力交织穿插的长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