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的股票,是因为你持有10栋大厦,结果你现在一下卖的就剩七八栋了,那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是跌了。
而如此一来,股票的价值必然会随之下跌,无形之中,自己的财富就会缩水。
所以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股民,高价套现是必然的操作。
说起来,李长河还等着怡和卖地呢,只要它敢放出口风,那李长河的文章立刻就会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报纸上,以削弱股民的信心。
这就是李长河公布持股数的目的,让整个港岛,看清怡和的衰弱。
一鲸死,万物生!
现在的怡和,就是港岛那只巨大的鲸鱼,周围无数的鲨鱼虎视眈眈的盯着它,想要将这个巨无霸撕碎。
而李长河现在就是在带头冲锋,率先将怡和的伤口,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康乐大厦,置地的总裁贝德福特急匆匆的走进了纽壁坚的办公室里。
“大班,他们最新的报价,21港币。”
纽壁坚听到之后,面色一变,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该死,这帮家伙,怎么会这么有钱?”
“大班,他们还公布了持股数,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拥有置地百分之16.7的股份了。”
贝德福特此刻焦急的冲纽壁坚说道。
纽壁坚闻言,叹了口气。
“有股东,开始卖股份了。”
以置地的体量,如果单纯的从市场上收购,是不可能收购到这么多的。
怡和这两天回购了也不过百分之二的股份。
东方国际能持有这么多,只能说明,有一部分持股量很大的股东,开始卖股了。
比如说,当年牛奶公司的那些股东,因为置地一换二,一拆五的操作,他们很多持有的股份数量并不少,动辄几百上千万股。
只有这些人出手,才会让东方国际手中,出现这么多的股份。
“大班,我们能不能?”
贝德福特此刻犹豫了一下,冲着纽壁坚试探的问道。
他们其实也可以从那些股东手里,回购的。
而纽壁坚则是惨笑着摇摇头:“没戏的,他们不会卖给我们的。”
怡和当年用换股的方式吞并了牛奶公司,但是很快就赶上了73年的股灾,股份价格一落千丈。
再后来,股市虽然回暖,但是怡和却借着大股东的身份,开始不断地从置地吸纳资金,给怡和输血。
这种操作,其实就是借着大股东的权利,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降低置地的盈利和市值,将资产转移到怡和那边。
不过那时候的怡和,是港岛的无冕之王,仗着鬼佬的身份,怎么可能搭理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