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书院山下谋宏图
时维五月。
北地彻底大暖,万物茁壮生长。
昌平治安司再一次对治下进行了一次规划。
将几座养殖场、纺织厂以及铸钱厂和兵工厂,正式移交给了朝廷。
顺带着,最新建成的几处工厂,也开始对外招工。
一进一出。
对于昌平百姓而言,只不过是又多了几处可以挣钱的地方。
红薯如今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
户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将北京城里的大仓藏满了红薯。
这玩意实在是太垫肚子了。
只要稍加留意储存,放在库中一两年是没有问题的。
取旧存新,也不至于会让积压的红薯发芽腐烂。
昌平境内的沃野上,也再不见人将红薯种在那些上好的水浇地里,只寻着沟洼和坡地种植。
上等地里,种的还是稻谷和麦子这等精细的作物。
治安司衙门。
如今代掌司正一职的徐渭,虽然在朝中另有职位,且官居四品,但终究只需要忙活昌平的差事即可。
“从海外弄来的新菜蔬这几年攒下来不少,如今倒是都依着柏富贵他们那些人说的时节分批种下,也没寻好地块去种,只拿沟渠旁的小块地栽种。”
已经官升昌平治安司副司正的肖俊鹏,坐在公堂上,手里捧着一份题本,朝着坐在上方却双眼看向外头,明显在思考旁的事情的徐渭禀报着。
见徐渭不说话。
肖俊鹏又说道:“这一次移交工厂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咱们在那几处厂子里的管事都撤了出来,安置在新建的工厂。朝廷那边也没有说要换一批工人,仍用咱们昌平的人。只是我觉得……若是咱们继续建厂子,恐怕到时候种地的人就不够数了。”
这一点让如今可谓是官运亨通的肖俊鹏很是头疼。
一边是万万不能耽搁的庄稼地,是谁都要吃的粮食,另一边又是能赚到更多银子的工厂。
眼下昌平百姓可以说是有些眼高了。
出门在外,谁都会说一句,种田不如进厂干活。
肖俊鹏低着头絮絮叨叨的念道着:“可也总不能让所有人都进厂干活,也不能让大伙都待在地里种庄稼。但咱们昌平,铁定是不能再这么继续建厂了。依我看……”
说到最后,话到嘴边,肖俊鹏却又面露犹豫的闭上了嘴。
原本还在出神想着事的徐渭,当即目光一闪,微微低头侧目,看向闭嘴不言的肖俊鹏。
“有什么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