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嚷嚷完,领着人走了。
工藤问:“我们怎么办?”
“静观其变吧!”
“万一搞出事情呢?”
“那我们只好提前回国了!”
…………
80年代中日友好。
而为什么友好,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要发展经济,要对抗苏联,寻找盟友,日本要倾销商品,谋求大国地位等等,原因是综合性的。
但究竟怎么样,也是心知肚明。
别的领域不说,就说文艺界,当时中日文艺界交流频繁,做了很多合拍片。于是有人以此为证,说80年代禁止宣传抗日,没有抗战片云云……
这东西随便举例吧:83年的《手枪队》,85年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就连《红高粱》里都在打日本人。
更别说翻来覆去,每年都让学生去电影院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了。
冷知识: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就是87年上映的,叫《屠城血证》。首映头一个月,南京有140万人次观影,江苏启东县城只有3万人口,观影人次达到了5万人。
为什么是87年?因为83年就在筹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了,并成立课题小组,专门收集资料,研究这段历史。
85年,邓公视察南京,亲笔题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
所以怎么会禁止宣传抗日呢???
抗日从建国以来,无论哪个阶段,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当然了,当年在地方上,也出现过当地政府要立抗日英雄纪念碑,遭到领导重重阻挠的事情,这种破事确实有,得承认。
总体上,80年代中日关系在经济上确实不错。但两国的根本问题是缓和不了的,比如82、86年两次篡改教科书,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厕……
亲日又抗日,亲美又提防,一切都是多面性的,没有单一的因果。
话说回来,这也是上头允许陈奇带着《美丽人生》出来的原因,这部片反日,但亲美。
“艾德!”
“埃米!”
“哈哈,又见面了!”
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