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众人脸色有些凝重。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但凡历任过地方,接触过纳粮完税,跟漕运打过交道的官员,都知道这条南北两千里的河,牵扯着多少地方,多少人的利益。
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不急不缓地开口。
“海运,前元就有,反倒到了我大明,自永乐年间开始弃用,全部改用漕运。但是自宣德年间,朝中时常有议,改漕运为海运,但每次都因反对的人太多,继续沿用漕运。
本殿查过户部架阁库,翻阅到弘治年间,户部上奏,陈述漕运和海运的优劣。比如有份奏章说”
朱翊钧向后一伸右手,一直站在角落当隐形人的冯保,马上往前走几步,把一叠抄件递到他手里。
朱翊钧抖了抖抄件,开始读起来:“一艘千料海船,需一百人操作,能运一千石粮食。
一艘千料海船的造价,可造百料河船二十艘,每艘船只需船工二十人,合计可运两千石粮食。还不怕海浪颠覆。
两相对比,漕运优于海运。”
朱翊钧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念:“还有成化年间,户部某主事,煞有其事地折算过,海船一千一百艘,每年运粮八十万石到京,损耗可有三十万石。
笑话,这个损耗哪里来了?莫非海船专门往台风巨浪里钻!
而运河有河船一千三百艘,一次运粮二十万石,每年运三次,可运六十万石,然后没有损耗。
漕运怎么可能没有损耗!
本殿翻阅户部文档,自成化八年起,定制每年漕运粮食四百万石,其余的不论,自正德年间开始,每年损耗的粮食在四十万到八十万石之间。”
朱翊钧冷笑道:“这些人不愧是饱读经书的读书人,文字游戏玩得炉火纯青。
海运,自大明立朝以来,从未成过气候,也就是从来没有大规模解运过,那每年运粮八十万石,损耗可达三十万石,是这么算出来的?我看啊,完全是某些人臆想出来的。
而运河漕运,每年四十到八十万石的损耗,白纸黑字,登记在户部文档里,他们却是视而不见啊。
先把结论定下来,再挖空心思找论据。甚至为了论证漕运比海运优,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众人静静地听着。
朱翊钧把前面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