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斯蒂芬教授今年55岁,是一个白人小老头了。
别看他长相普通,但他却是米国最顶尖的传染病专家头衔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哈佛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米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IUATLD)副会长等等头衔。
像他这种级别的顶级专家,自然不会缺少医药公司的追捧,而他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临床药物和经验。
所以这几年来,安东尼教授所主持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阿奈唑胺+链霉素+甘谷敏”三联用药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做为危害人类的第一大传染病,每年都会造成全球几百万人死亡。
几乎所有有能力的国家都在研究肺结核,大家就像时间赛跑一样看谁能第一个攻克肺结核。
可能想像,第一个攻克肺结核疾病的医生个人将获得无以伦比的荣誉载入医学史册。
而第一家生产肺结核药物的药企也将获得一年几百亿美金的巨大的市场。
同时,第一个宣布攻克肺结核的医院、组织、研究所,甚至国家也将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
高风险高利润,肺结核虽然是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同样也是悬挂在树上的一个诱人苹果,就看谁能第一个摘到。
显然,做为米国最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安东尼教授非常非常想摘到这个果实。
为此他在艾伯维医药公司的赞助下,花费了上亿美金,整整5年的时间在阿三国搞了一个肺结核三联疗法,分别用到了阿奈唑胺和甘谷敏两只抗结核新药。
今天是研究团队第一次秘密总结会,但结果却让他非常绝望。
安东尼教授放开了自己的头发,一把拿过助理手中的报告数据,不甘心问道:
“怎么会只有32%的治愈率?会不会是人种问题造成的差异?”
助理布莱克耸了耸肩:
“抱歉教授先生,无论是我们国内的人体实验,还是阿三国的人体实验,数据说并没有多大区别,区别在于我们米国只进行了1000例药物实验,而阿三国进行了9000例实验。”
一个药物想上市销售,必须提前评估新药物或疗法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范围,需要进行药物临床四期试验。
比如Ⅰ期临床试验先在少数受试者上用药,一般只要10-30人即可,目的是初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这第一批受拭者最危险,因为新药是第一次应用于人类,人类和实验室小白鼠完全不一样,不可控风险非常大,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
所以受拭者事先能拿到一大笔钱,一般不是穷途末路的人是不会来参加这种要命实验的。
当然按欧美国家药企的尿性,不想出钱也可以,那就找一些路边的流浪汉、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孤儿、非法移民等等都可以。
更残忍一点的,需要健康成年人才能进行试验怎么办?那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