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了,怎好再跟个毛孩子似得?”
“听说随园里那位老先生,真要收咱们贞仪做女弟子了?”大太太:“打算何时将贞仪送去做学问?”
杨瑾娘勉强一笑,含糊过去,岔开话题:“还要再与二爷商议……大嫂可知今日登门的是哪家人?”
大太太:“家中做生意的。”
“商人?”
大太太点头:“城中蒋家布行,专营花布生意……单是铺子就开了三四家呢。”
杨瑾娘便问:“谁从中牵线保媒的?”
“还未请媒人。”大太太:“今日登门的是蒋家的太太和少爷……蒋家太太与三弟妹在游园时见过,约是早就相中了淑仪的。这蒋家太太我也见过,是个极其爽利的聪明人。”
杨瑾娘:“那这位蒋家哥儿呢?”
“这倒是未曾见过。”大太太笑着说:“不过既敢领上门来,想必差不到哪里去。”
大太太又说起这蒋家之事,蒋东家正值壮年,但据闻早年行商时遇匪,伤了命根子,再不能有子嗣了。
故而这蒋家哥儿乃是一独到底的独子,往后布行生意便都是要留给他的。
也因此,蒋家太太在择选儿媳一事上也一贯挑剔,铁了心要选个合意的。
“只是咱们淑仪,原是要嫁去读书人家,做官夫人的……”杨瑾娘还是叹口气。
大太太也叹息:“谁说不是呢,可如今这光景……”
老爷子被流放之事,往上头细捋,那是牵扯了极厉害的大人物之间的党争,官场之上千丝万缕勾连着,王锡璞近年来也处处受阻……凡是想走仕途的,谁又想沾上这等不确定的麻烦?
太寒苦的读书人家或是顾不上挑拣的,可即便不谈门第,谁家父母又想让女儿嫁去吃苦头?
相比之下,商贾人家倒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如今王家的日子已不如从前,王锡璞在官场上寸步难行,更需要银钱打点,之后王介读书科举的花销也少不了……虽说不能全指望嫁出去的女儿帮衬,但有这样一门亲戚在,总归多一条路。
而不说旁的,只说女儿不必远嫁,还能日子富足这一条,对做父母的来说,就已经很欣慰了。
“只是这蒋家太太,太精明了些,淑仪又太过年少乖顺……”大太太道:“这蒋家太太分明早就看中淑仪了,偏等了这一年多,眼看着淑仪传出了挑拣的名声,三弟妹为此正觉躁虑……又专挑了三叔回金陵的日子登门,说得白些,这蒋家太太就是想一举敲定这笔生意呢。”
杨瑾娘细思讶然,只觉自己愚笨:“还是大嫂心亮,我竟全然没想到这上头来。”
杨瑾娘自认是三个妯娌中最心笨嘴拙之人,既不比大嫂沉稳精明,也不比三弟妹有教养有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