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东西没有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贵。出去留学的也不光是富二代,在英国的留子十五六万呢,多的是普通中产家庭。”
“就像我念的学校,一年学费29万8,租的房子月租金两万八,一顿早饭花一百,就一杯咖啡七磅一块三明治三磅,换成汉堡得上上一百五。”
“不自己做饭不打工,好多人真活不起。”
“我家里条件够可以的,我还能每年回国一趟,即便这样,我每次回学校,都得带俩大箱子一个包,衣服啥的背包里,俩箱子全是吃的,我连电饭锅都背过去了……”
这说的,留学生也太惨了。
吃不着、买不着、还贵。
至于郑鑫鑫要把东西卖给谁。
也自然不言而喻。
“你打算做留学生的生意?”骆一航问道。
“对。”郑鑫鑫半点磕巴不打,“而且我的经营理念特别先进。”
“我在每个留学生多的学校,都找了一个或者几个在当地有点声望的人当团长,让他们各自建群拉人,给他们商品目录,让他们收定金做统计,统计好了我在国内给他们备货,一拨发过去,让他们再分销提货。每个团长,我给他们各自营业额的五个点提成。”
……骆一航这个无语啊,果然先进。
太先进了。
这尼玛不就是小区团购么,当年刚种菜的时候,骆一航心心念着还想搞呢。
这法子土虽土,但是管用啊。
确实能先有订单再备货,减少浪费,流转也快。——“行了,你看看我给你备的货,跟你那边对对,看看是多是少。”
了解完郑鑫鑫的思路,觉着挺靠谱的,不是瞎搞。
骆一航冲强娃使个眼色。
强娃起身,从他办公桌上拿来一张表,还有一根笔,递给郑鑫鑫,“都给你准备好了,最多就这些,要多少你在后面写。随时可以提走。”
他俩上午就是统计过了,列好了能挤出来的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