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乱成一锅粥了。”客栈里,一个中年壮汉把茶碗放在桌上,对着旁边的道衍和尚说道。
“常千户别急。”道衍和尚抿了口茶,乐呵呵地说道:“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不如先休息一下。在这里,哪怕兼职做生意,想喝到这么好的茶,恐怕也不容易吧。”
“海上长途运输,确实不简单。这都不是掏钱的问题了……”常千户摇摇头,又把话题扯回来:“师父啊,探子来汇报说,爪哇商人已经行动起来了。您觉得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这种事情,千户还真不知道么?”道衍和尚却不怎么积极:“他们去对付谁了?”
“对付那些意大利人去了。”常千户告诉他:“那个巨贾孙氏,已经亲自出面召集家丁。我们的人去找仆役打探的时候,一众元人正聚在院子里,听他在那儿喊口号激励士气呢。”
“他们是怎么鼓励属下的?”道衍和尚顺口问道。
“就是老一套。”常千户回答:“还是在吹他们祖上有多能打。探子说,他来的时候,元人正聚在一起,说些什么‘世祖皇帝拓土攘夷,元朝才在泰西有了威信。所以现在也要对蛮夷动手,今后才能更好地生活’之类的话。还说是意大利人已经先召集了人手,他们现在要赶紧打回去,防止蛮夷来害人。”
“拓土攘夷……”道衍和尚忍不住又笑了下:“他们是有意的么?找了这么个典故。”
“我手下的文书官说,是匈奴人刘渊冒用汉号称帝时的宣告。这个世祖就是汉武帝。”常千户说:“他们可能就没想过这个背景的问题吧。也不怕被我们笑话么?”
“引喻失义也算是常见的情况了,就算在我大明,某些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贵人,都会有这种情况。”道衍和尚不知想到了什么,有些无奈地摇摇头:“我们也没办法,就这个方面直接说什么……”
“哎。”常千户也有些无奈,深有同感地叹了口气:“确实是这样……”
“而且,我之前跟爪哇人,也碰面过几回,了解过他们的想法。真要辩论起来,元世祖一生确实都在开疆拓土。在东北镇压了长期半独立状态的东道诸王,在北方平定了昔里吉的叛乱,在西北一直与叛王海都等人交战。”道衍和尚想了想,分析道:“这个话题并不是元人心虚之处,反而是他们一直宣传的地方。和他们就此展开争论,恐怕不太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