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甫,你要记住一点,凡事涉及到百姓的事,越简单越好。因为百姓大多大字不识,政策太复杂了,地方官员想蒙蔽百姓,就太容易了。
孤想出摊丁入亩之策,为的就是把税制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你说的给田亩分级,和摊丁入亩有些背道而驰了。”赵兴说道。
为什么赵兴一直觉得王安石此人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呢。
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的政策,不管怎么看,都是好的。
可是实行起来的结果,大多都成了害民之策。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大宋官员腐朽,并不能怪王安石。
但不怪王安石吗?
赵兴觉得应该怪。
首先这是一套伪命题,推行任何新法,主要原因就是原法弊端太多,需要用新法来解决这些弊端。
而新法的弊端哪里来的?
说到底还是那些官员。
在实行新法前,就要考虑到新法有没有空子可钻,又存在着哪些弊端。
但是王安石却没有想这些,或者对自己的新法太过自信了。
但是王安石的出发点却没有错,这也是赵兴用王安石的原因。
不过他对王安石的定位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变法的制定者。
但是古代有能力的文人大多都有个通病。
不随他们心意,就不伺候了。
大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思。
历史上王安石几次上书变法,没有被采纳,直接辞职不干了。
司马光也是,神宗皇帝坚持变法,他直接辞职修起了他的书。
大宋文人把君子六艺那些丢的差不多了,但是文人的那种傲气却比别的朝代更浓。
王安石闻言面露思索之色,此时的他还不是后来主持变法的他,还没有那么执拗。
重要的是,赵兴并不是反对变法,因此他听到赵兴说的这些,会去思考,而不是抵触。
赵兴顿了顿,继续说道:“自古以来,这么多朝代,明君能臣也不少,但是何曾有一直未变的政策?不要想着去制定一劳永逸的政策,只要制定符合当下的就行了。也许现在制度的政策好用,但是几十年后,也会诞生新的弊端。孤今日所言,你回去好好想想,孤对你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不要令孤失望。”
“是,臣明白了。”王安石起身行礼道:“臣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