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34章 集成度18w

第434章 集成度18w

     第435章集成度18w

    下死力去查不一定,但绝对是要查一查的。

    其他的东西瞒得住,但是军用山地自行车这些可瞒不住,很容易被查出来。

    在已经被两方的情报部门摘出怀疑目标的情况下,他没必要再一头跳进去。

    这边,在李暮念头急转时。

    得到他确认的杨英忍不住发出一声欢呼:“太好了!”

    他就知道,上面不可能亏待像李暮这样的科学家。

    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也不由长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道:

    “玄武这个名字好啊,还是咱们国家的神兽呢!”

    “是不错,我一直觉得这个取名风格十分的好,用神兽取名,也能彰显咱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有了玄武,让我看看,青龙、白虎、朱雀总要有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欢快起来。

    众人在高兴上级领导为他们研究的主战重坦取名的同时,也不禁畅想起未来。

    说着说着。

    他们就将目光看向了李暮。

    稍稍年轻一些的王泽荣好奇道:

    “李顾问,您说咱们国家先有玄鸟-1,又有玄武-1,后面是不是还能有其他更厉害的?”

    “有是肯定有的,我可以偷偷告诉你们,本来昨天上级领导是要取两个名字的,最后给了我一个。”李暮微微一笑,道。

    听到他的话。

    王泽荣以及会议室内的所有专家和教授的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

    他们也没有细问究竟是叫什么,是什么。

    只要知道有,那就足够了。

    ……

    随后,众人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几分钟。

    李暮才站出来打断,道:

    “好了,大家先安静安静,我们继续工作。”

    “刚刚在外面,我和麻所长听了一会儿,也知道了大家目前的问题。”

    “对于研究绝热型热护套还是均热型热护套,我的想法是都不采用,而是进行新的设计。”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准备去拿旁边的小黑板。

    不过还没等他的手抬起来,一旁的张克茂便飞快得将小黑板递了过来。

    “谢谢。”李暮冲他笑了一下,然后继续一边画图,一边道:

    “我把它叫做双层铝板气隙式设计。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炮管外部安装两层铝板,并在之间留有气隙,形成隔热层。”

    “这种设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引力波,保护炮管不受过大的热应力影响。”

    “理论上来说,当炮管工作时,高温气体和火焰会直接作用在双层铝板上,而气隙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隔绝热量……”

    他说得并不快。

    开头说到“原理很简单”的时候,杨英等人还信了一下。

    不过随着讲解的深入,很快他们就知道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每个人手中的铅笔都写得飞起,生怕错过李暮说的一个字。

    ……

    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李暮将双层铝板气隙式热护套的原理和技术难点简单地说了说,帮众人理清了思路。

    具体来说,其实就是3个方面的问题: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气隙控制以及热传导与隔热平衡。

    这三个问题解决,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他也没有一味的填鸭式讲解,点到即止,给杨英等人留下了“作业。”

    如何确保铝板和绝缘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及气隙的均匀分布、如何精确控制气隙的尺寸和分布,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3稳定、如何综合考虑材料的热传导与隔热效果的平衡……

    说完了这些。

    李暮拿起手边的搪瓷杯,给自己灌了一口的茶水解渴。

    眼看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都陷入了沉思当中,他也没有打扰,悄然地退出了会议室。

    ……

    一直等候在门外的麻志浩见李暮出来,上前道:“李顾问,您这是准备走了,不在这里吃午饭吗?”

    前段日子的时候。

    李暮在车研所,一待就是一天,根本不带休息的。

    今天才一个上午就出来,显然是要走。

    “这边的研究有杨教授盯着,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还另有要事,就先走了,随后您帮我和他们说一声。”李暮道。

    他去了航空院那边一个星期左右。

    这些天,也不知道材料研究所和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的研究情况怎么样,肯定要去看一看。

    麻志浩闻言,也没有多问。

    毕竟刚刚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李暮现在手头有着两项研究。

    另一项,他估摸着甚至可能比玄武-1主战重坦还要重要。

    ……

    告别麻志浩后。

    李暮先是火速赶到了材料研究所,问了问周任这边的研究情况。

    复合装甲的钢板、陶瓷和纤维增强材料好说,难度不是特别大。。

    主要是钛镍合金。

    这种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强度,能够显著地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减轻重量,还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不仅能用于99式主战重坦上,还能用于其他高端装备和工业领域,比如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能原材料等。

    但好用,也就意味着研制难度大。

    夏国发明出的钛镍合金的时间在1978年,实际应用更晚。

    想要突破这项技术,且实现量产,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好在李暮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和阿三打完这一仗后,夏国会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国际环境的压力会减少许多。

    当然,能尽快研制,还是尽快研制出来最好。

    ……

    在材料研究所待了四五个小时后,直到下午,李暮才离开。

    接着马不停蹄地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这边的情况,倒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各个研究项目组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进度,就连苏东莊和雷鸣那边的99式电子系统研究,都没有出现太多的意外。

    毕竟也跟着他研究了许多个项目了,在有着研究方案的指引下,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前提是李暮没有在研究方案里给他们挖坑。

    ……

    被苏东莊和雷鸣送出来。

    李暮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回去忙着工作。

    看着他们听到这话,便一头扎进实验室。

    他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

    “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发现我动的手脚。”李暮心中暗道。

    为了避免让研究过于“顺利”,他搞研究方案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点纰漏。

    出现什么大问题倒是不至于,不过很能给人耽误时间。

    简而言之,就是闹心。

    “算了,想这个做什么,如果他们能够自己解决,我才能更放心不是。”李暮摇了摇头,没有再担心下去。

    既然放手让苏东莊和雷鸣两个人去干,就不能有太多的顾虑。

    有过这一次,他们才能够成长得更加的茁壮。

    ……

    一边想着,李暮一边来到黄新华的实验室。

    不过这回他没有在门口听,而是直接走了进去。

    正在操作着分布式投影光科技的黄新华耳朵微微动了动,不过却没有抬起头来,而是继续完成手中的的实验。

    过了大概七八分钟,他才抬起头,长松了一口气。

    见状,李暮迎上前,道:“黄教授,又有新的突破了吗?”

    “哪有这么容易,比之先前,只提升到18w而已。”黄新华摇了摇头,道。

    集成度18w,在两年之前要是听到这个数字,他保管会惊掉下巴。

    可现在,也只能是“而已”了。

    李暮笑了笑,道:“已经很好了,黄教授,您不用太着急。”

    “集成度的突破,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时间还很长,可以慢慢地来。”

    他的计划是5年内完成99式主战重坦,10内搞出歼-10,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时不我待啊,李暮,你可能不清楚,这次我们和阿三的战争,虽然打出了国威,但也会让M帝和老大哥更加忌惮!”黄新华长叹了一口气道。

    他并不知道夏国打完了这次自卫反击战后,便迎来了一个平稳期。

    大胜固然是好事。

    可也会让敌人更加忌惮,下一次的袭击也会更加的猛烈。

    这次他们打胜了,那下次呢,下下次呢?国家不早点强大起来,战争就会永无止休。

    李暮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再继续提升一下集成度,只是效果可能没有先前那么高就是了。”

    “什么,你有主意怎么不早说啊!”黄新华闻言欣喜道。

    天知道他这段日子为了提升集成度,掉了多少头发。

    李暮道:“其实我也是最近才想到的,可以从硅片的纯度和面积上入手。”

    “硅片的纯度和硅片的面积,这个想要提升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黄新华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无论是纯度还是面积,都牵扯道一个加工精度的问题。

    纯度越高,面积越大,加工的精度也就越难。

    以夏国目前的技术基础,想要在这上面提升,难度只怕不小。

    想到这里,黄新华连忙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和我说说,到底该怎么办?”

    他不知道怎么提升集成度。

    还不知道李暮的性子。

    能和他说,心里肯定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完善的方案。

    李暮道:“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到工业母机和自动化生产上。”

    “现在我们国家有了3+2轴数控铣床,其他的3+2轴数控机床也在研发当中。”

    “我觉得,或许可以尝试将研发5轴机床加入计划,至于自动化,难度虽有,但并不是那么高。”

    想要提升纯度和面积。

    只能从工艺环节上下手。

    因此工业母机和自动化,是必然要进行升级的两项。

    “你说的这两个,我恐怕都没有办法帮上忙啊!”黄新华听完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

    无论是工业母机还是自动化制造,他都并不精通。

    甚至就连半导体研究所现在的招牌软件工程,他也所知不多。从始至终,他都一心扑在半导体上面,没有任何的分心。

    毕竟像李暮这样门门会门门通的全才终究是凤毛麟角。

    一般的科学家,能专精一个领域,做出点成绩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机械制造方面确实如此,不过不是还有工艺环节嘛,您肯定能给出意见。”李暮笑了笑道。

    闻言,黄新华脸上的失落之色这才止住。

    旋即两人便就该如何提升工艺环节的水平,探讨起来。

    制作大尺寸硅片需要更高的工艺技术要求,涉及多个环节,如切割、抛光、薄膜沉积等。

    随着硅片尺寸的增大,这些工艺环节的控制难度也相应增加。

    例如,切割大尺寸硅块时,需要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硅片的品质;抛光过程中也需要处理更大的表面积,保证表面平整度……

    ……

    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

    李暮和黄新华才止住话头,各自准备离开。

    当然,倒不是他们聊完了——半导体工艺的问题,说上两天两夜也未必说得完。

    只是王娅从9点开始,便来到实验室。

    被盯着倒是没什么。

    关键是她时不时便给两人加点茶水。

    一个小时的功夫,李暮和黄新华喝了4瓶热水壶的水。

    李暮忍得住,黄新华实在忍不住了,只能赶紧起身离开。

    ……

    回到家中后。

    李暮按照王娅的要求,先好好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他也没有着急去出去工作。

    而是留出一个上午的时间,打算研究一下能量机动论。

    拿出一沓稿纸,在桌上铺开。

    他拿起钢笔,开始思考。

    三代战斗机相比之前的战斗机,已经不再强调高空高速作战,而是强调在中低空进行格斗空战的能力。

    它具备快速到达战场,且在中低空有着强大机动的能力。

    这种设计的理念,使得三代战斗机在进行机动动作时,要求能够迅速地回复能量,保持高速和高度,从而在空中占据优势。

    这也就涉及到了能量机动论。

    该理论在70年代才被提出,核心是通过评价战斗机的机动性,使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计算战斗机的单位剩余功率。

    即(推力-阻力)*速度/重量。

    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通过优化飞机的动能和势能状态,以获得战术优势。

    具体应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在高速状态下,通过向上机动将动能转换为势能,减慢速度;在速度不足时,通过向下机动将势能转换为动能,加速追击敌机。

    这种能量转换策略,可以使得飞行员在不同空战态势下灵活调整,扬长避短,形成对敌优势。

    其二,是高度和速度的管理。

    能量机动论要求飞行员时刻关注飞机的高度和速度,根据战斗需要调整飞行状态。

    例如在高速飞行时,通过爬升减少速度,以便更好地控制飞机。在需要加速时,则通过下降释放势能,快速追击目标。

    ……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李暮将稍微简化了一些的能量机动论写在了纸上。

    毕竟一个初创的理论,不能搞得特别完善,总得留一些毛病。

    然后便让关建民将文件送去航空院那边,让黄之前等人先研究研究。

    能量机动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它的出现,改写了空战的历史。

    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空战战术理论,更是一种战斗机的设计思想。

    目前黄之前等人虽然已经初步理解了歼-10的设计思路,但设计思想其实还停留在二代战机的时代。

    多给他们一些资料,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进行知识的更新。

    “还有雷达,也得想办法搞了。”李暮走到窗边,一边往着远方的风景缓解略微有些酸胀的眼睛,一边想道。

    歼-10的研制难度,比之99式主战重坦大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仅仅要解决电传飞控的问题,还要将机载航电设备的问题解决。

    最重要的,首当其冲是雷达。

    早期的歼-10搭载的是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和二元矩形可调进气道,使用的是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

    这种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是13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威胁最大的目标。

    想要完成,难度倒是还算可以,毕竟雷达研究所那边已经有了一定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研究基础。

    “不过既然计划用10年的时间去研究,有源相控阵雷达先不想,至少搞个无源相控阵雷达吧。”李暮心中暗暗想道。

    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让三代战斗机一跃进入三代半战斗机的行列的能力。

    但现在要搞,困难重重。

    倒不如先一步步地来,先将歼-10B安装的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KLJ-3型雷达搞出来。

    “还有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使用的探测器,长波的先不考虑,先把短波地搞出来再说。”李暮开始继续动笔。

    他还是相当务实的。

    歼-10经历过许多次的升级,后面的版本肯定要比前面的厉害。

    但厉害归厉害,造出来的难度可不小。

    以夏国目前的状况,还是更适合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

    ……

    书房内。

    李暮飞快地用笔在稿纸上写下一行行的文字,“唰唰~”的声音不绝于耳。

    当然,他也不是一味地誊抄。

    时不时地,还是会停下来思考片刻,争取将每一个理论和思路都吃透。

    毕竟只有他没问题,歼-10的设计和制造才能没问题。

    就在他写得正入神的时候。

    忽然,鼻尖隐隐闻到了一丝饭菜的香味。

    一下子,肚子便传来“咕噜咕噜~”的叫声。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不知不觉,他竟然又写了三个小时。

    “怪不得这么饿。”他无奈地站起身,拉开书房门。

    不出所料,客厅内,关建民正将一个个饭盒在餐桌上打开。

    看到他出来,眼神“幽怨”。

    “好了好了,不就是晚了3个小时吃午饭吗,没什么打紧的。”李暮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在餐桌前坐上,开始风卷残云。

    见状,关建民没好气道:

    “还不就是?再过两三个小时,都能吃晚饭了。”

    “也就是你这次出来了,否则我即便不和上面汇报。”

    “也要和王娅同志说一说你今天的所作所为!”

    他是拿李暮没办法。

    但没关系,可以告状嘛。

    正在吃饭的李暮瞪圆了眼睛,连忙道:“行行,算你厉害,我认输,就这一次了,下不为例。”

    昨天他才喝了一肚子的茶水。

    可不敢再让王娅知道这事儿。

    “对了,黄之前教授他们拿到我给的文件之后有说什么吗?”李暮转移话题道。

    说起正事,关建民这才收起玩笑的表情,道:“黄教授他们好像一时间没有看懂,说希望等你过去之后,再跟你请教。”

    “这样啊,那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了,人应该是跑不了了。”李暮笑道。

    他之所以会和黄之前等人接触,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乃至后面将他们带到航空院,都是为了将人留下来。

    毕竟上面重视归重视,想要一口气将这多专家教授都拉过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而且也要考虑黄之前等人的意愿。

    别看他们现在跟自己学得挺起劲的,要是真开口,能有几个留下来的真不好说。

    见状,关建民无语道:“跑?我看他们巴不得全部留下来呢,怎么可能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或许李暮没有注意。

    但他可是经常看见,黄之前、涂吉达等教授围在李暮身边时向他请教问题时的表情。

    从欣赏,到敬佩,再到惊叹。

    别说跑了,恐怕个个都恨不得留下来。

    “话不能这么说,他们不开口,我也不能开口,否则事情不就没了转圜的余地了。”李暮摇摇头道。

    ……

    与此同时。

    航空院这边。

    拿到了李暮送来的文件的黄之前、涂吉达、宋文聪等人,正聚在一起讨论。

    不过他们并没有在讨论能量机动论。

    而是在商量着该怎么想办法和李暮说想要留下一起研究的事。

    上次本来安排宋文聪做他们代表,事情也进行得十分顺利。

    可谁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唐燕捷出现后带来的夏国大胜阿三的消息,打断了他们的计划。

    之后李暮更是被直接带走,一走就是一天多。

    虽说现在送了份文件过来,但谁知道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末世抽中s级天赋,我带蓝星崛起我在英超造豪门和闺蜜一起穿年代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JOJO)说好是恋爱游戏怎么变成了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