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回家问过他爹:“师傅问您可还要备些粮食?如果要就趁早。”
万长生不解:“为什么要备?我们这里天气还不错啊,大雨没有,可小雨也隔些日就下,水就没缺过。
平安,你可是忘记了,几个月前咱家已经在地窖备了两年的粮食了,我特地多备了些,足够四五个人吃两年的了,我和你叔爷爷中餐还在外面吃。”
平安不晓得怎么评价自己这个爹,有时候聪明的很,但有些事又很不开窍。
“爹,我的意思是,不用多备些吗?万一粮食涨了,咱还可卖一点。”
万长生看儿子的大眼睛盯着他,不由得笑了:“真是荒年,咱们低买高卖,是不是不好?”
平安看着他:“五个人一个月不过一百斤,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斤,两年就是两千四,我知道您肯定一半大米一半碎米,平均按十文一斤算,不过二十五两银。
爹,你再备上一万斤,还是大米、碎米各半,一百两银够了,再备些猪油、盐什么的,就是吃食,其他无所谓。”
万长生倒吸一口气:“平安,咱家之前买了六亩田,剩下的银子这次你娘生产也花了不少,我后来又买了些参片,现在不过二十两了。”
平安皱眉:“爹,非儿子盘您账,之前我几次给娘的也有三百多两,全花没了?”
“没有,没有,平安,爹娘怎么能花你的银,都攒着呢。”
“爹,这次你听我的,每次回家买上几百斤,一共买一百两银,我是这个家的儿子,拿回家里的就是用的,明后年粮食不缺,咱再卖了,大不了卖给百草堂。”
“行,爹就用你那银。”
“爹,备上猪油这些日用品,再想办法给大舅他们捎个信,让他们也买些,但不能惊动人,扰乱了民心是要坐牢的。”
“不急,我再想想,这么远不容易带,只能带给大强,带到村里,说不定很快就给别人知道了。”
这个平安不反对。
外祖父家其实不用担心,信给大表哥,里面说好了不要太多伸张,真是想说,在村里含含糊糊说些就好,大舅很精的一个人,自然心里有数。
真正让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