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原著当中,神秘的方外之人斗酒僧,就是在看过《九阴真经》以后得到启发,创出了这门“九阳神功”的缘故。
两者在修行体悟中,有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
“《九阴真经》上的武功,走的时候阴极阳生的路子,而九阳神功虽讲究阴阳共济,前期亦是走至阳至刚的路子,最后达到阳极阴生之境。”
“虽说二者最后殊途同归,练到极致,都能达到武学的至高境界,但在前期,阴阳相斥,水火难容,却是难以同修。”
明悟了个中关窍,方浩也只能先把《九阴真经》里的内功,束之高阁,待把九阳神功练到高深境界以后,再参悟阴阳互济之道。
得到重阳遗刻里的部分《九阴真经》,方浩这一趟终南山之行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一半。
至于剩下的一半,方浩看了看不远处,云遮雾绕当中的重阳宫,沉吟不绝。
……
重阳宫,正院大殿
高高的大殿之内,明晃晃的点着十余根巨大的蜡烛,正中间位置,则并排摆放着七个蒲团。
奇怪的是,只有五個蒲团上盘膝坐着四男一女五个道士。上首位置,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两个蒲团上,则空无一人。
“报!”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道袍、风度翩翩的青年道士,急匆匆的走进来道:“弟子甄志丙启禀五位师叔,今日有人拜山!”
“何人拜山?志丙你难道还不能打发掉此人么?”谭处端道。
少林避世不出,全真教号称是“天下武学正宗”,乃是是当世武林,数一数二的玄门大派。
每年以拜山为名,行挑衅之事的江湖武夫,不知凡几。
只是这些江湖豪客,大多连全真教三代弟子那一关都过不了,就被“请出山门”。
若非真正的高手上门,全真七子轻易是不会挪动的。
甄志丙道:“谭师叔,来人的身份有些特殊,这是拜帖。”
说着他将一份烫金半贴呈给谭处端,谭处端看完以后,又依次往后,传给了王处一等人。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