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一个世家大族出来的孩子呢?
人家的长辈哪怕同样是个九品八品的官员,但人家在官场上浸淫了一辈子,对于一切规则早就谙熟于心。
人家的孩子在入仕了以后,每一步该干什么,人家早就规划的明明白白,只需要按步就班的去做就行。
这样的情况下,人家的进步怎么可能会慢呢?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李睿才把前面的两个办法,称为治标之法。
而他最后提出的建议,才是他心中的治本之法。
因为亲亲相隐发展到现在,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君权、父权、夫权。
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民告官!
相比于之前的朝代,大宋朝对于民告官的事儿,其实宽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因为,大宋专门设立了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用来处理百姓的诉状。
而且,这些诉状能直接递到皇帝的手里。
相比于前朝,尤其是相比于几百年后的某鞭子朝,这项制度简直先进到不像是在同一个世界。
毕竟,某鞭子朝的民想要告官,无论能不能告赢,可是都要先打五十大板的。
试问,有几个人的身板儿,能顶得住五十大板?
碰上有经验的狱卒,一板子,就能要你的命。
但就算是这样,大宋的民告官依然有非常多的限制。
比如,只有‘官典犯赃、袄讹劫杀、灼然抑屈’这一类严重的事情,才能直接到鼓院或者检院告状。
至于其他事情,则必须一级一级的上告。
如果越级上告,就会有专门的‘越诉法’等着你。
为什么在民告官如此宽松的大宋,依然对民告官有这么多的限制?
因为,官大于民乃是社会的共识。
这些限制,就是在维护这个共识。
而他的建议,则是要摧毁这个共识。
他当然明白这个事情有多么严重,他还真怕官家不敢答应。
所以,他把这个建议提出来的时候,其实也有赌的成分。
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被否决的心理准备。
可是,让他没想的是,官家只是犹豫了短短一瞬间,就开始淡定的询问他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这说明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