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哪儿叫谁去啊?”饶月梅一阵奇怪。
......
“呼!”
“呼!”
“卧槽,我该去参加公路自行车赛。”
八十年代有位名编辑叫朱伟,《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他常骑着自行车,从一個作家的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不用提前打招呼,直接敲门而入就行,从早到晚地混在一起。
就这么发掘出了新人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王小波...
江弦此刻也有点这种状态,蹬着自行车,一个人一个人去找,冯骥才、王卫国、赵振开、姜世伟、葛尤、梁左。
人常在新旧嬗替中更换种种面容,或许会面目全非,至少此刻依然清澈。
江弦绕着四九城蹬了小半圈,的进度来到(100/100)
他脸哇红哇红,条绒面棉鞋也踏湿了,凉气儿嗖嗖从脚心往上冒。
不过看着多年以后的作家、诗人、影帝...一帮子还牛不起来的牛人,齐聚他家小院,给他当帕鲁,搬冬储菜。
这感觉特棒。
江弦从不白嫖。
“今儿晚上就在我家吃饭。”
“江兄太客气了。”葛尤乐乐呵呵。
“就是帮点小忙。”梁左比较拘谨,打量着这个孕育出才子的杂院儿。
这也叫名人故居!
街道干部过来通知,“江作家,马上轮着你们家了,快去排队吧。”
“得嘞,麻烦您了。”
“不麻烦。”
这会儿街头巷尾热闹极了,到处是搬运白菜的人流,穿梭在路边成垛的大白菜之间。
“三百斤!谁家的抬走!”
“我们家的!”江弦吆喝。
其他人运送白菜回家都是啥画面?用小竹车、手推车的,也有用筐、用袋的...
江弦这伙人绝对最受瞩目。
完全大老爷们儿,三百斤大白菜,一气儿搬完,把街坊们羡慕坏了。
杂院儿没多大地方,得把空间运用到极限,窗台儿上、煤棚里、桌下、床底、窗旁,能塞的地方全都给码放上大白菜,空余的地方就挤着人。
“可算忙活完了。”葛尤葛优瘫在椅子上。
这活一点不累,但他比较虚,他自幼身体瘦小,不然也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