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江弦精神一振。
他看一眼脑海中这篇由和合成的。
与他所预期的结果一样,一部老上海味道的中篇,在另一时空,这部出自于他最喜欢的一位作家笔下。
文笔很细腻,写的是老上海,却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味道迥然不同。
边华伟还在絮絮叨叨讲着,把话题聊到《高山下的花环》上。
“你这篇现在名气太大了,我最近不管在哪儿,都能听着别人讨论这篇,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江弦解释说,“前段时间,作协组织作家去南方采访,我在那儿听了很多故事,抄在个小册子上,回来以后重新组织了一下这些故事,就写出了这篇。”
“原来如此。”
边华伟恍然大悟,“难怪里的角色那么真实,他们的事迹就是真实发生过的。”
“姐,你最近和张乐平先生还有往来么?”江弦冲江琴问说。
“有。”
江琴点点头,“我听了你给我支的招,常去拜访先生。”
江弦没太意外,“最近好多出版社和我洽谈这篇的连环画,《花环》这部,我还是想交给姐你来做。”
“《花环》?我来做?”
江琴有些慌张。
和此前《故事会》上的《霍元甲》《至尊无上》不同,在《十月》上发表的《高山下的花环》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的。
“不给你做给谁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江弦笑着解释。
江琴顾虑道:“老二,我怕我做不好,我就一个工人,《花环》这篇,全国人民都很关注”
“姐,你别那么没信心。”
江弦鼓励说,“你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可是全国能受到张乐平先生赏识的画师有几个?
你制作的时候,多拿去给张乐平先生看看,让他多提提意见,我相信你做的不会差。”
“是啊。”边华伟也开口道:“工人怎么了,工人最光荣,不比他们学生差。”
“那我做做看。”江琴不再忸怩,心中跟着升起雄心壮志。
江弦也放下了心。
此前,《高山下的花环》在《十月》上发行以后,销量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可这数目再高,也只能抬高江弦的名气,不能增加他的稿酬。
但如果改编成小人书,稿酬收入可就与销量挂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