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更大的矛盾还会出现。
可是,非论是哪一位书记,非论是哪一级的领导,对待上访者,都是一个印象,难缠!
而且,人有时候还犯贱,你越对他客气,他还越是瞪鼻子上脸。你板下脸来,可能他反而“草鸡”了。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把对方当回事的时候,他可能不把你当回事,可你把他不当回事的时候,他可能觉得这算是那么一回事儿。
青合县林场的几个职工一上访,市委曾书记就热情接待,还让车来接到县里好好招待着,这事要是一旦宣扬出去,估计不仅是林场职工,那什么下岗失业工作、代课教师、离退休干部什么的,估计全都得思考是不是可以上访一下,别说自己还真那么一点小事,没事也不要紧啊,见一见市委书记,享受一下这种接待,今后吹牛皮也有得话说,是不是?
李刚的这种担忧,说起来也有些道理。
现在实情确实如此。一般官员处置上访事件,大多都是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最多的时候,
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哪儿来的上访人员,就让哪个地方的信访部门来把人接走,再让地方上来个什么“包案”制,保证人员不出当地,事件不出问题,慢慢消化解决。一些重要的上访,上级可能会让机关工作人员简单定期过问一下处置情况,报送领导看一看。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上访,打发走了人,其他的就不了了之,今后能不能想起都难说。
领导不“有意”重视,虽然有些为政不当,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能减少一些群众的无理纠缠。这就好比上面的政策,出得再好,可在下面落实出了新情况,不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反而增添新的矛盾纠纷,道理是一样的。
通俗的办法上不得台面,但往往管用啊!
(https://liew/b/22445/22445415/34687459.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