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这么说,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张公应当是知道答案的?不妨说说?想不明白的人也好从答案推及过程不是吗?”总有人不知好歹,喜欢追问。
不过,张昭也从他的话里面得到了一些启发,稍加思量之后,便开口说道,“犯案的是乙。”
说完之后,便不再停留,快步离去。
生怕这群人还继续逮着他问东问西的。
张昭给的答案一出,刚刚那个直觉哥,一蹦三尺高,“我就说!我的直觉没问题吧?”
刚刚讨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乙没有问题。
甚至还有不少一开始觉得乙有问题的人,在经过和众人的讨论之后,反而觉得乙没有问题了……
众人对于张昭的能力还是认可的,这会儿张昭说是乙,那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知道了答案,可是这答案怎么来的,我是一点不知道啊!”
直觉哥发现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他这里,赶忙开口解释道。
“我大概想明白了。”智慧哥没有白瞎他的脸,果然很有智慧。
“其实,我们只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就行了。因为,题中说了,只有一人说真话,两人说了假话。既然是假话,反过来说,就成了真话,如此一来便能够挑选出来了。”
假设甲说了真话,那么三者都说的真话,就变成了:甲说:“不是我干的。”,乙说:“不是甲干的。”,丙说:“是乙干的。”
假设乙说了真话,那么三者都说的真话为:甲说:“是我干的。”,乙说:“是甲干的。”,丙说:“是乙干的。”
假设丙说了真话,那么真话就是:甲说:“是我干的。”,乙说:“不是甲干的。”,丙说:“不是乙干的。”
如此一来,只有甲说了真话的时候,整个对话当中没有出现矛盾的地方。
所以,三者都说的真话就是,甲说:“不是我干的。”,乙说:“不是甲干的。”,丙说:“是乙干的。”
智慧哥把过程给周围的同仁细细讲了一遍,引来众人的惊叹。
“此题看似简单,背后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