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崔盛玉这个内应,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但跟二凤那边现在没闹翻,现在夺取魏王兵马,跟起兵造反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还只是在行军途中,没有多大的必要。
见太子没开口,苏定方则继续讲述着其他方面的一些事情。
前线会源源不断的把情报进行传递。
间谍细作在隋唐已经很是普遍,大唐也会安排专属的人员进行情报探查。
“高丽近期频繁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国家,试图拉拢盟友共同对抗我大唐。”
“然周边各国大多畏惧我大唐国威,不敢轻易响应。”
“百济攻占新罗四十余城,随后与高丽连兵,企图断绝新罗入唐之道。”
“其明显是与高丽站在同一阵线。”
“高丽国内据说征调了三十万民夫备战,号称六十万大军守城。”
“周边诸国高丽尚且在商谈之中,我国也有使者前往各国,勒令共同讨伐高丽。”
“倭国使者传信,明确表达会支持我大唐,并且派遣水军协助。”
对于大唐来说,东征高丽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大唐的耻辱。
而对于高丽来说,一旦失败,便是亡国。
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不是投降就能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高丽的信誉太差了,曾经多次投降,又反复叛乱,而后又投降。
投降之后叛乱,对于高丽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负担。
这都成了他们惯用的军事手段。
所以即便高丽不断派遣使者来商讨投降之事,朝堂上的官员们都视而不见。
没人敢提出接受高丽的投降,信誉已经是负数了。
李承乾看着平静的水面,估摸着要空军了。
对于高丽,也没什么好说的。
左右是要将其灭国,直接纳入到大唐的版图中来。
新罗,百济。
其实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不过在管理上,还是要花费一些心思。
战场的胜负,李承乾完全想不到怎么输。
这可是足足两万斤黑火药。
高丽也是算是幸运了,见证了黑火药的问世。
——
长安城中。
杜荷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早知道是这样,他就应该追随太子东征高丽了。
自从太子离开后,杜荷就感觉到,自己好像被人所监视了。
最开始的时候,杜荷以为是房玄龄,想要趁太子东征寻找谋反证据。
然而当在皇宫里都有这样的感觉时,他就知道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