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李泰又怎么不清楚。
太子如今已经夺取高丽新罗,新罗之地,名义上虽未并入大唐,然通过消息也能知晓,现在已经被太子所掌控了。
新罗朝廷跟地方官员,现在可是被大唐赶过去的学子,一批批的换下来。
这些事,最近在长安可是最为热闹。
谁都知道,高丽新罗都没能扛住太子,区区百济,又有什么能耐能在太子的攻势下守住。
真有这本领,百济早就一统辽东了。
这次百济王太子过来,很显然就是因为太子的关系。
李泰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
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好事。
只要是能给太子添堵的,都是好事。
扶余隆忙不迭点头,额上已沁出细密汗珠,在魏王这看似随意却暗藏威压的气场下压力倍增:“魏王明鉴,我百济愿岁岁上贡,第一批贡礼已在来长安的路上,皆是我百济的珍宝、特产,还有挑选出的能歌善舞的伶人,不日便会呈上,望能博陛下与殿下欢心。”
扶余隆很清楚,不管魏王这边是怎么想的,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如果魏王不帮他,百济这边再多的计算,都是空谈。
或许大唐皇帝也不想让太子势大,可太子是大唐皇帝的嫡长子,谁又能知道大唐皇帝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真是丝毫不顾及,也不会说鸿胪寺的上报,已经几天都没消息了。
也许大唐皇帝那边,根本没太当回事。
扶余隆来之前,父亲就跟他说过,这次来肯定会有诸多困难。
大唐太子跟魏王有矛盾,大唐皇帝也忌惮,然而话又说回来,大唐太子如果一统整个辽东地区,对于大唐来说,亦算是巨大的功绩。
这里头怎么去说,完全就是看人了。
李泰闻言,轻笑一生:“还算懂事。”
钱财什么的,他不在乎。
在乎的,是百济的态度。
更在乎的,是不让太子一统辽东。
——
数日后。
长安,皇宫大内。
君臣议事。
聊了下关于西域的事情后,房玄龄淡淡的看了一眼褚遂良、
褚遂良随即拿出一份文书。
“陛下,这是百济送来的,向我大唐的投降书。”
如今的褚遂良,很大程度上,已经站在了五姓七望这边,严格来也不算魏王党。
这里面的局势很复杂,褚遂良本身算是太子党人,但他同样也是世家人。
不想魏王赢,却也不希望五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