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到的Higgs粒子的质量,衰变宽度和自旋宇称等等,都与标准模型的预言一致。
这也是实验的意义之一,验证标准模型的正确性,弥补其在粒子质量来源的认识空白。
对于许青舟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最快乐的估计是探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律了。
这样一想,怪不得研究物理的总会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事实上,也的确掌握了真理。
许青舟现在打开的这份数据报告来自以ATLAS实验,对面也在做希格斯粒子的检查。
筛选得到的双光子事例随着不变质量的分布,可以看到,在125GeV附近,事例有所聚集,但是根据其他所有的已知的物理过程估计,在这里至多只能贡献其中的6340个事例.接着,是两个实验的双光子不变质量谱。
电脑嗡嗡地响着,屏幕上,CMSSW正在进行数据处理,把本底的贡献筛掉,仅仅留下希格斯粒子。
等等。
就在这时,许青舟目光顿了顿。
从曲线图上发现,筛选掉的本底里,有一段与希格斯粒子相似的共振峰。
有问题啊。
他把刚才的数据再次丢到CMSSW里,而后紧紧盯着屏幕。
很遗憾,没有出现相似共振峰的情况。
或者,错觉?
但不科学啊,都戒色快一个月了,还能有幻觉?许青舟产生了自我怀疑,又拿着刚才的数据试了一遍。
还是没有?眯着眼,他搓了搓手,抄起一张稿纸。
30分钟过去。
许青舟再度停下,从目前的推算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刚才的共振峰似乎是顶夸克产生的。
按照标准模型的理论推测来说,粒子之间确实存在耦合,粒子按其自旋被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
其中玻色子不断地被费米子发射和吸收,使得费米子间存在了相互作用,即玻色子是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
比如在强相互耦合里,质子和中子通过强相互作用耦合,通过交换胶子来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
所以说,这是属于希格斯粒子和顶夸克之间的某种耦合?
许青舟内心不免有些小激动,希格斯粒子被发现的时间太晚,发现之后,强子对撞机在运行和维护之间关关停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