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也好,虞都也罢,出现了不少风波与状况,尤其是科贡泄题一事,按常理而言,作为大虞皇帝的楚凌,是需要进行过问的,但是吧,楚凌自一开始就没有过问。
事出现了,那就由人挑起。
矛盾来了,那就颁诏推动。
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朝野间揣测的很多,但却很少有人能猜透天子所想,这就使得顾虑增多了,忌惮加重了。
谁都能看出天子要掌权,且先前出现的一些事,的确叫部分权柄转移了,可关键是天子的很多做派,却又叫人琢磨不透。
谁家天子待在虞宫,极少召开朝会啊。
就这一点,便让不少人看不透。
进行的朝会多了,满朝文武还能通过一些事,观察到天子的反应,继而在心里去进行衡量。
但楚凌除了主动召开过一次外,就没有再召开过了。
至于说三后,自那次大朝召开后,就没有动静了。
这叫一些人即便想观察,那也没有机会啊。
递牌子吧,天子召见谁,不召见谁,这是谁都左右不了的。
至于别的,那更是想都别想。
今下的虞宫跟外朝啊,由张恢统领的禁军,就像是一道鸿沟般,硬生生将两者的关系给断掉了。
特别是天子大婚后,这种感觉就愈发明显了。
再想像过去那样,通过一些方式,继而打探到虞宫内的消息与形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方大人听说了没?”
杨彬迟疑了刹那,看着方哲说道。
“嗯?”
方哲露出不解的表情。
“一些世家的人赶来虞都了。”
杨彬倚着座椅,表情耐人寻味道:“不止是这些,像无极、青城、全心、问心等学宫,似都派人赶赴虞都了。”
“这消息,杨大人是从何处听来了?”
方哲心下一惊,错愕的看向杨彬道。
他这次来杨府,躲清闲是假的,实则是想跟杨彬聊聊,看能否得到些有用的消息,毕竟这局势太乱了,他有些看不透,也吃不准了。
作为中书省右丞,能坐到这一位置,背后有多艰辛,付出了多少,没有谁比他自己更清楚了。
天子掌权亲政,中枢进行更迭,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事。
先前方哲啊,还觉得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