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四百一十六章 触手(6)

第四百一十六章 触手(6)

    秩序对一个国朝而言至关重要,这是统治的根基命脉所在,而确保秩序安稳的体现,就在于法的制定与落实,唯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能维系好统治运转。

    大虞从太祖朝,到太宗朝,到宣宗朝经历了很多,而传承到正统朝,坐那张宝座的是楚凌,有很多事就需他来解决了。

    从楚凌御极登基至今,大虞上下提及太祖,提及太宗的很多,唯独对宣宗提的极少,尤其是在正统三年,韩青率军凯旋归都后,天子毫无征兆下摆驾归宫,由此使中枢及虞都,乃至京畿,经历了一次洗牌重组,这前后有不少人被逮捕,被处决,以此震慑到很多人,那提及宣宗的就更少了。

    然而世人鲜有提及宣宗,可楚凌却从没有忘掉宣宗。

    这绝非因为宣宗骤崩,而他则趁势成为大虞新君,真正的原因是本该宣宗承受与面对的一切,现在却由他来直面了,甚至他所直面的国情远比宣宗继位时更复杂,因为宣宗在世时做的事,本就在搅动着大虞变幻,而宣宗的骤崩又再一次搅动着大虞变幻,继而才促成了今下的真实大虞。

    大虞国祚传承四十余载,经历了太祖的大杀四方,经历了太宗的休养生息,这使得明面上的问题被解决很多,可也使一些问题缩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老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恰是瞧出了这些,这使刚继位没多久的宣宗,就开始谋划削藩,尽管此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讲,但宣宗确实在这样做,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当时在十王府的那几位,迟迟没有封王就藩。

    此外还有北伐慕容,还有一系列针对大虞的谋划部署,如果宣宗纯皇帝没有骤崩的话,或许大虞是另一番处境。

    但结果他却骤崩了。

    这也使得大虞从上到下经历一场大变,这种变化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不过却也从楚凌摆驾归宫,通过提拔一批人,特设一批有司,继而在变化的时局下,利用一件件具体的事,以逮捕与处决一批群体,才使这种趋势出现了变轨迹象。

    对于怎样统治这幅员辽阔,国情复杂的江山社稷,楚凌的心底不知想了多少遍,事实上今下的种种,也是在沿着他构思的方向前行。

    楚凌不止一次的告诫过自己,作为大虞皇帝不能心急,不能浮躁,因为就算及时踩下刹车,但是由于惯性使然,出现偏轨的大虞,依旧会向前走一段距离,而恰恰是这段距离,反倒是最惊心动魄的。

    一旦没有把握好方向与速度,大虞很有可能就会翻轨,这可远比偏轨凶险万分啊。

    有经验教训就要吸取。

    宣宗正是因为心急,想要将大虞尽快重回正轨,但结果呢?却使他的后继之君,面临比之更复杂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楚凌御极登基后有很多事是可以避免的,如诸藩叛乱,如北虏侵犯,这些事情的发生,起源是在宣宗朝酝酿的,楚凌只不过起到催化的作用。

    恰恰是这样,楚凌表现得比任何人都要稳。

    而在大婚之后,楚凌要干一件大事,以此作为踩刹车的最后一步,即针对科贡选拔展开一次清洗。

    这件事要能做好,做扎实,则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有带来的震慑作用,将随着一批新人跻身仕途,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整个大虞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这是直指晋升通道的重要一击,只要能达到这一成效,则那些或在明面,或在暗处想染指把控晋升的群体,都会受到来自皇权的震慑与冲击。

    “这个刘谌啊,果真是没有叫朕失望啊。”

    虞宫,大兴殿。

    楚凌倚着软垫,御览着所持密奏,似笑非笑道:“朕有时都想扒开他的脑袋,瞧瞧他都想些什么,连分案同审这等手段都能想出,这下好了,虞都内外消停不少,连带着要查的一些人,也都老实不少了。”

    “朕本想着先叫参审科贡泄题案的一行,彼此间产生严重分歧,继而将这股风吹到中枢去,再以此转移到虞都内外,叫对此案密切关注的群体拨动起来,现在好了,有些事也要跟着变变了。”

    讲到这里,楚凌合上奏疏,摔到眼前的御案上。

    “陛下,奴婢反倒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

    垂手而立的赵彦,此刻却露出笑意道:“该关注此案的,依旧会关注此案,不关注此案的,那他们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萧靖采纳武安驸马所提,将科贡泄题案给拆分开同审,看似改变了很多,实则真正的核心却自始至终没有变过。”

    “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萧靖能够把控好此案,那么此案可能加快效率,如此该抓的人依旧能抓到,而科贡延期也能大幅缩短,这对陛下,对社稷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科贡延期,楚凌是承受极大压力的。

    这种压力来自于舆情方面。

    现在是有科贡泄密案压着,可一旦说此案迟迟没有进展,那就等着别有用心之辈在暗中煽动吧。

    如果楚凌没有处置得当的话,科贡选拔这一制度必将遭受动摇,而这会产生一个更坏的局面。

    此前被太祖借科贡选拔所废除掉的旧制是否会卷土重来?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楚凌先前所得种种优势,就会转瞬间荡然无存。

    “对萧靖,朕还是有信心的。”

    楚凌撩撩袍袖,看向赵彦道:“毕竟这是得皇考青睐,皇兄倚重的大才,事实上在过去数载,面对如此复杂的朝局,还有多变的时局,萧靖能按朕的旨意,一步步在朝凝聚势力,继而影响到朝局变化,这足以证明其能力了。”

    “如果说连这一小小的科贡泄题案,萧靖他都没有办法把控好大局,那朕今后该如何将更重的担子,交付给他扛起来啊?”

    能得三帝如此信任,萧靖也算是做到一个极致了。

    脑袋低垂的赵彦,听到天子所讲之言,这心底生出了感慨与唏嘘。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作为虞宫的老人,赵彦他再清楚不过了,不然他也不会活到现在。

    事实上赵彦听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

    萧靖想进一步得到重用,就必须要将设下的考验通过了,也正因如此,赵彦比谁都知道一点,今上恐,不!是绝对会对科贡选拔改制的,但改制,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说就给改了的。

    改制是需要契机,更需要氛围的。

    没有契机与氛围,就必须要想方设法去营造才行,今下的契机有了,但氛围还差点意思,所以博弈还在持续进行。

    “近来涌进虞都的人,一个个的表现怎样?”

    楚凌向前探探身,端起御案上的茶盏,看了眼沉默不言的赵彦,语气平静道:“朕可不相信,一个分案同审就真叫他们消停下来。”

    讲到这里,楚凌拿起盏盖,呷了口茶。

    “陛下英明。”

    赵彦抬手作揖道:“看起来一个个都消停了,实则背地里的串联更密切了,尤其是书信往来。”

    “而有趣的是,在科贡泄密案首次会晤前,就有不少人找到武安驸马他们,特别是武安驸马,有与刘氏联系紧密的人,是想方设法的想见其一面。”

    “是吗?”

    楚凌撂下茶盏,眉头微挑道:“看来朕这位姑父提出分案同审,不止是为了打消审案内部的矛盾啊。”

    “奴婢也是这样以为的。”

    赵彦低垂着脑袋道:“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武安驸马似对这些人很厌恶,奴婢觉得审讯聚众学子之际,武安驸马定会做些什么,继而搅动时局变幻。”

    “那就盯紧一点。”

    楚凌嘴角微扬道:“朕还真想知道,朕这位姑父会做什么。”

    “奴婢遵旨。”

    赵彦先是作揖拜道,随即又道:“而除了武安驸马这边,让奴婢觉得奇怪的,是崔氏自进都以来,没少在虞都散布不利于徐黜的流言蜚语。”

    “这有何奇怪的?”

    楚凌笑笑,打量着赵彦道:“徐黜做出休妻之举,这可是跟崔氏撕破脸了,与此同时也使皇后跟庆国公府、崔氏都平添了裂痕,这世间的事,不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他徐黜即便再厉害,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奴婢也知这些。”

    赵彦回道:“可奴婢总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但要真细说的话,却说不上哪里蹊跷,哪里奇怪。”

    “那就继续查。”

    楚凌伸手道:“把查到的关于学宫的这块儿,一步步引着臧浩所领锦衣卫去查到,解决这次科贡泄题案所带来的种种,锦衣卫要排在前面,兵马司、巡捕营排在后面,朕要凭借此案,不止扩大锦衣卫的震慑,更要叫兵马司、巡捕营都站稳脚跟。”

    “奴婢遵旨。”

    赵彦作揖再拜道。

    关于这件事,赵彦自一开始就猜到了,他麾下所领那些人,终究是行走在黑暗下的存在,这跟摆在明面上的锦衣卫,还有新设的兵马司、巡捕营是不一样的。

    上述有司特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是彻底将六扇门取缔了,不止叫中枢及虞都,更要叫地方皆知,围绕皇权而转的有司,一旦背离了皇权驱使,那下场是极惨的。

    杀人就要诛心。

    不诛心,如何震慑宵小?

    其实赵彦所想的,还不够全面。

    按楚凌所想,锦衣卫才是重中之重,在中枢活跃仅是个开始,等到锦衣卫经历一次次历练后,特别是威名树立起来,锦衣卫将奔赴大虞各地,他们会紧密配合着中枢变幻,在地方掀起一桩桩要案大案,以此来清除掉背离大虞的群体。

    这其中或许有贪赃枉法的,或许有别的,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官场进行一次清洗。

    只有被占的位置清出来了,楚凌才能提拔一批新人到位置上,继而叫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职。

    改革的前提,是要先有人驱使,愿意去做一些事才行,没有人,即便构思再好的新政惠政,那到最后都会成恶政。

    而想发动改革,还需做很多事情。

    这就不是件急的事情。

    “陛下,察事这边传来加急密奏。”而在赵彦前脚刚离开,李忠后脚就走进殿内,向御前呈递了密奏。

    察事,这是一支仍严格保密的组织,其所负责的正是打击走私这一块,而当初跟赵彦待在一起的夏望,如今早就离开虞都了。

    尽管刘谌已兼领榷关总署,罗织接手了六扇门走私一事,但这并不代表此事就万事大吉了。

    走私所牵扯到的范围太广了。

    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知晓的秘密越多,楚凌也愈发理解他那位皇兄,生前为何会如此急切的想多做一些事,不这样的话,大虞社稷的统治根脉,就会在表面的盛世歌颂下,被一点点的啃噬,直到更严峻的问题发生。

    “果然,边军牵扯进来的还真不少啊。”

    楚凌在看过那封密奏,语气明显冷了不少。

    李忠低垂着脑袋不敢多言。

    “给夏望传密谕,叫他继续深挖深查。”楚凌合上密奏,眼神冷冷道:“在各地的察事严禁暴露行踪,真遇到什么阻碍,就用那帮奸佞喜欢的方式来,朕倒是要好好瞧瞧,这走私究竟能牵扯多深,多广!”

    “奴婢遵旨。”

    李忠忙作揖拜道。

    “把这封密奏,给朕转给罗织。”

    楚凌将所持密奏,重重摔到御案上,“叫他给朕顺着这些线索,继续撬六扇门的那帮奸佞败类,直娘贼的,边地走私成风,中枢就出现几位庇护者,这传出去都是天大的笑话!!”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低垂着脑袋上前,毕恭毕敬的拿起那份密奏,便在楚凌的注视下,很快就离开了大兴殿。

    很多事就是这样,需要层层的剥丝抽茧,如此方有机会探到真相是什么,这期间要敢有丝毫的松懈,可能探查真相的机会就消失不见了。秩序对一个国朝而言至关重要,这是统治的根基命脉所在,而确保秩序安稳的体现,就在于法的制定与落实,唯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能维系好统治运转。

    大虞从太祖朝,到太宗朝,到宣宗朝经历了很多,而传承到正统朝,坐那张宝座的是楚凌,有很多事就需他来解决了。

    从楚凌御极登基至今,大虞上下提及太祖,提及太宗的很多,唯独对宣宗提的极少,尤其是在正统三年,韩青率军凯旋归都后,天子毫无征兆下摆驾归宫,由此使中枢及虞都,乃至京畿,经历了一次洗牌重组,这前后有不少人被逮捕,被处决,以此震慑到很多人,那提及宣宗的就更少了。

    然而世人鲜有提及宣宗,可楚凌却从没有忘掉宣宗。

    这绝非因为宣宗骤崩,而他则趁势成为大虞新君,真正的原因是本该宣宗承受与面对的一切,现在却由他来直面了,甚至他所直面的国情远比宣宗继位时更复杂,因为宣宗在世时做的事,本就在搅动着大虞变幻,而宣宗的骤崩又再一次搅动着大虞变幻,继而才促成了今下的真实大虞。

    大虞国祚传承四十余载,经历了太祖的大杀四方,经历了太宗的休养生息,这使得明面上的问题被解决很多,可也使一些问题缩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老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恰是瞧出了这些,这使刚继位没多久的宣宗,就开始谋划削藩,尽管此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讲,但宣宗确实在这样做,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当时在十王府的那几位,迟迟没有封王就藩。

    此外还有北伐慕容,还有一系列针对大虞的谋划部署,如果宣宗纯皇帝没有骤崩的话,或许大虞是另一番处境。

    但结果他却骤崩了。

    这也使得大虞从上到下经历一场大变,这种变化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不过却也从楚凌摆驾归宫,通过提拔一批人,特设一批有司,继而在变化的时局下,利用一件件具体的事,以逮捕与处决一批群体,才使这种趋势出现了变轨迹象。

    对于怎样统治这幅员辽阔,国情复杂的江山社稷,楚凌的心底不知想了多少遍,事实上今下的种种,也是在沿着他构思的方向前行。

    楚凌不止一次的告诫过自己,作为大虞皇帝不能心急,不能浮躁,因为就算及时踩下刹车,但是由于惯性使然,出现偏轨的大虞,依旧会向前走一段距离,而恰恰是这段距离,反倒是最惊心动魄的。

    一旦没有把握好方向与速度,大虞很有可能就会翻轨,这可远比偏轨凶险万分啊。

    有经验教训就要吸取。

    宣宗正是因为心急,想要将大虞尽快重回正轨,但结果呢?却使他的后继之君,面临比之更复杂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楚凌御极登基后有很多事是可以避免的,如诸藩叛乱,如北虏侵犯,这些事情的发生,起源是在宣宗朝酝酿的,楚凌只不过起到催化的作用。

    恰恰是这样,楚凌表现得比任何人都要稳。

    而在大婚之后,楚凌要干一件大事,以此作为踩刹车的最后一步,即针对科贡选拔展开一次清洗。

    这件事要能做好,做扎实,则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有带来的震慑作用,将随着一批新人跻身仕途,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整个大虞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这是直指晋升通道的重要一击,只要能达到这一成效,则那些或在明面,或在暗处想染指把控晋升的群体,都会受到来自皇权的震慑与冲击。

    “这个刘谌啊,果真是没有叫朕失望啊。”

    虞宫,大兴殿。

    楚凌倚着软垫,御览着所持密奏,似笑非笑道:“朕有时都想扒开他的脑袋,瞧瞧他都想些什么,连分案同审这等手段都能想出,这下好了,虞都内外消停不少,连带着要查的一些人,也都老实不少了。”

    “朕本想着先叫参审科贡泄题案的一行,彼此间产生严重分歧,继而将这股风吹到中枢去,再以此转移到虞都内外,叫对此案密切关注的群体拨动起来,现在好了,有些事也要跟着变变了。”

    讲到这里,楚凌合上奏疏,摔到眼前的御案上。

    “陛下,奴婢反倒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

    垂手而立的赵彦,此刻却露出笑意道:“该关注此案的,依旧会关注此案,不关注此案的,那他们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萧靖采纳武安驸马所提,将科贡泄题案给拆分开同审,看似改变了很多,实则真正的核心却自始至终没有变过。”

    “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萧靖能够把控好此案,那么此案可能加快效率,如此该抓的人依旧能抓到,而科贡延期也能大幅缩短,这对陛下,对社稷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科贡延期,楚凌是承受极大压力的。

    这种压力来自于舆情方面。

    现在是有科贡泄密案压着,可一旦说此案迟迟没有进展,那就等着别有用心之辈在暗中煽动吧。

    如果楚凌没有处置得当的话,科贡选拔这一制度必将遭受动摇,而这会产生一个更坏的局面。

    此前被太祖借科贡选拔所废除掉的旧制是否会卷土重来?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楚凌先前所得种种优势,就会转瞬间荡然无存。

    “对萧靖,朕还是有信心的。”

    楚凌撩撩袍袖,看向赵彦道:“毕竟这是得皇考青睐,皇兄倚重的大才,事实上在过去数载,面对如此复杂的朝局,还有多变的时局,萧靖能按朕的旨意,一步步在朝凝聚势力,继而影响到朝局变化,这足以证明其能力了。”

    “如果说连这一小小的科贡泄题案,萧靖他都没有办法把控好大局,那朕今后该如何将更重的担子,交付给他扛起来啊?”

    能得三帝如此信任,萧靖也算是做到一个极致了。

    脑袋低垂的赵彦,听到天子所讲之言,这心底生出了感慨与唏嘘。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作为虞宫的老人,赵彦他再清楚不过了,不然他也不会活到现在。

    事实上赵彦听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

    萧靖想进一步得到重用,就必须要将设下的考验通过了,也正因如此,赵彦比谁都知道一点,今上恐,不!是绝对会对科贡选拔改制的,但改制,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说就给改了的。

    改制是需要契机,更需要氛围的。

    没有契机与氛围,就必须要想方设法去营造才行,今下的契机有了,但氛围还差点意思,所以博弈还在持续进行。

    “近来涌进虞都的人,一个个的表现怎样?”

    楚凌向前探探身,端起御案上的茶盏,看了眼沉默不言的赵彦,语气平静道:“朕可不相信,一个分案同审就真叫他们消停下来。”

    讲到这里,楚凌拿起盏盖,呷了口茶。

    “陛下英明。”

    赵彦抬手作揖道:“看起来一个个都消停了,实则背地里的串联更密切了,尤其是书信往来。”

    “而有趣的是,在科贡泄密案首次会晤前,就有不少人找到武安驸马他们,特别是武安驸马,有与刘氏联系紧密的人,是想方设法的想见其一面。”

    “是吗?”

    楚凌撂下茶盏,眉头微挑道:“看来朕这位姑父提出分案同审,不止是为了打消审案内部的矛盾啊。”

    “奴婢也是这样以为的。”

    赵彦低垂着脑袋道:“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武安驸马似对这些人很厌恶,奴婢觉得审讯聚众学子之际,武安驸马定会做些什么,继而搅动时局变幻。”

    “那就盯紧一点。”

    楚凌嘴角微扬道:“朕还真想知道,朕这位姑父会做什么。”

    “奴婢遵旨。”

    赵彦先是作揖拜道,随即又道:“而除了武安驸马这边,让奴婢觉得奇怪的,是崔氏自进都以来,没少在虞都散布不利于徐黜的流言蜚语。”

    “这有何奇怪的?”

    楚凌笑笑,打量着赵彦道:“徐黜做出休妻之举,这可是跟崔氏撕破脸了,与此同时也使皇后跟庆国公府、崔氏都平添了裂痕,这世间的事,不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他徐黜即便再厉害,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奴婢也知这些。”

    赵彦回道:“可奴婢总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但要真细说的话,却说不上哪里蹊跷,哪里奇怪。”

    “那就继续查。”

    楚凌伸手道:“把查到的关于学宫的这块儿,一步步引着臧浩所领锦衣卫去查到,解决这次科贡泄题案所带来的种种,锦衣卫要排在前面,兵马司、巡捕营排在后面,朕要凭借此案,不止扩大锦衣卫的震慑,更要叫兵马司、巡捕营都站稳脚跟。”

    “奴婢遵旨。”

    赵彦作揖再拜道。

    关于这件事,赵彦自一开始就猜到了,他麾下所领那些人,终究是行走在黑暗下的存在,这跟摆在明面上的锦衣卫,还有新设的兵马司、巡捕营是不一样的。

    上述有司特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是彻底将六扇门取缔了,不止叫中枢及虞都,更要叫地方皆知,围绕皇权而转的有司,一旦背离了皇权驱使,那下场是极惨的。

    杀人就要诛心。

    不诛心,如何震慑宵小?

    其实赵彦所想的,还不够全面。

    按楚凌所想,锦衣卫才是重中之重,在中枢活跃仅是个开始,等到锦衣卫经历一次次历练后,特别是威名树立起来,锦衣卫将奔赴大虞各地,他们会紧密配合着中枢变幻,在地方掀起一桩桩要案大案,以此来清除掉背离大虞的群体。

    这其中或许有贪赃枉法的,或许有别的,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官场进行一次清洗。

    只有被占的位置清出来了,楚凌才能提拔一批新人到位置上,继而叫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职。

    改革的前提,是要先有人驱使,愿意去做一些事才行,没有人,即便构思再好的新政惠政,那到最后都会成恶政。

    而想发动改革,还需做很多事情。

    这就不是件急的事情。

    “陛下,察事这边传来加急密奏。”而在赵彦前脚刚离开,李忠后脚就走进殿内,向御前呈递了密奏。

    察事,这是一支仍严格保密的组织,其所负责的正是打击走私这一块,而当初跟赵彦待在一起的夏望,如今早就离开虞都了。

    尽管刘谌已兼领榷关总署,罗织接手了六扇门走私一事,但这并不代表此事就万事大吉了。

    走私所牵扯到的范围太广了。

    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知晓的秘密越多,楚凌也愈发理解他那位皇兄,生前为何会如此急切的想多做一些事,不这样的话,大虞社稷的统治根脉,就会在表面的盛世歌颂下,被一点点的啃噬,直到更严峻的问题发生。

    “果然,边军牵扯进来的还真不少啊。”

    楚凌在看过那封密奏,语气明显冷了不少。

    李忠低垂着脑袋不敢多言。

    “给夏望传密谕,叫他继续深挖深查。”楚凌合上密奏,眼神冷冷道:“在各地的察事严禁暴露行踪,真遇到什么阻碍,就用那帮奸佞喜欢的方式来,朕倒是要好好瞧瞧,这走私究竟能牵扯多深,多广!”

    “奴婢遵旨。”

    李忠忙作揖拜道。

    “把这封密奏,给朕转给罗织。”

    楚凌将所持密奏,重重摔到御案上,“叫他给朕顺着这些线索,继续撬六扇门的那帮奸佞败类,直娘贼的,边地走私成风,中枢就出现几位庇护者,这传出去都是天大的笑话!!”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低垂着脑袋上前,毕恭毕敬的拿起那份密奏,便在楚凌的注视下,很快就离开了大兴殿。

    很多事就是这样,需要层层的剥丝抽茧,如此方有机会探到真相是什么,这期间要敢有丝毫的松懈,可能探查真相的机会就消失不见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神话之后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太古神尊斗破之魂族妖女末世:目标三千女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