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不能干涉。而‘礼’恰好相反,束缚了这种个性的自由,其中‘三纲’最要不的……”
刚才杨悦所说的话还有人赞同,没想到她此话尚未说完,已有许多人摇起头来。
“不对不对,如果没有‘礼’,岂不乱套?”
“春秋战国之时,周室衰微,‘礼’之不行,以至于天下大乱……没有礼怎么成?”
“公子说要‘人道’,但是人道没有‘礼’怎么保障它的实行?”
“‘孝’是人道,如果没有三纲,教道如何行诸于世?”
“没有三纲,会出现什么情况?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夫不夫,妻不妻。阴阳混淆,上下颠倒…….”
……
众人劈头盖脸的一致反对,令杨悦一时愣住。
连李愔也忍不住说道:“上古先民处于原始状态,民风混乱,因而才会出现‘礼’。商承夏礼,周承商礼,至周礼而臻完善。‘礼’是一种社会秩序,教化世人以‘人道’。若如你说的那样,人人都要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社会如何安宁?”
“不错。比如周公制‘婚礼’,就是因为当时的男女情爱混乱,因而周公才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婚义七礼’。没有‘礼’只会变得更混乱。”富嘉谟笑着附和道。
众人也同声大笑。
“‘礼’是一种社会秩序”!听了此话,杨悦却是猛然一惊。这个是她从未想到过的事情。说实话,虽然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她只知“礼、易、春秋、乐、尚书”等儒学经典之名,却从未真正学习过。如同她那个时代的大多学生一般,只是泛泛而谈,听从课本中的介绍,知道它是一本书,一本讲什么内容的书而矣,至于具体内容道底是什么,却并不知道……
现代人眼中没有“礼教”,那是五四时代已被批倒的东西,是“吃人”的东西。西方的现代文明的自由、平等、民主。才是现代人眼中的“圣经”。
然而很少有人想到过,西方现代文明其实有两个精神源渊:一个是古希腊的“自由”精神,一个是“基督”精神。
古希腊的自由精神,是个性的自由。在古希腊雅典神庙上写着“发现自己”几个字。它指导师人们去挖掘自己,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然而个性的自由如果到了极至,人与人之间必然产生冲突,造成社会混乱。所以古希腊神庙上同时还写着另外几个字——“适可而至”。它要求人们,不要过分崇尚自由,而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大概便是爱琴海文明后来引进的“犹太教”的原因。它通过“上帝”来“约束”世人,即所谓《旧约》。让古希腊的“自由”精神得到在“束缚”。再到后来的“基督教”,《新约》。其实也是一种引导人们变成有序社会的“约定”。
西方现代文明正是承继了这两种精神。“自由”认同个体创新,而“基督教”的“约定”,又对西方人的行为进行了约束……
然而中国则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