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些负责思想、后勤的武人,不仅要懂得武人的不容易,还要认可武人,还要能做思想工作,培养起来很不容易。
可是,这一切却在有序的推进。
刘韐一把年纪了,却精力充沛,忙起来完全不输给年轻人,像是一个拼命三郎一样。
用刘韐的话说,如果把这件事情办成了,就算死也值了。
在刘韐的推动下,率先对留在东京城的军队进行改革,开始从基层设立指导员,一层一层的设立控制军队的武官。
这些人的存在,才会解决士兵的后顾之忧,让士兵更认可朝廷,同时也不干涉军队的打仗。
至少现阶段,是可以推行的。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一切的情况都在于人。当一点点发展,到后面因为人的缘故,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就是以后再改革的事情了。
目前,这是有利于赵桓的。
所以在赵桓的强力支持下,又有宗泽这个枢密使的配合,事情迅速的推进下去。
朝廷的军队在改革,实际上文管系统也已经潜移默化的改革了。
赵桓登基了两年,期间也举行了科举,却只招录了极少数的科举人才,大批不合格的全部不录用。
人才的选拔,在严格的管控。
同时陈东一直在地方上巡查,一地一地的彻查过去,导致地方上不断有大批的官员被查处。
每个月,都有许多人落马。
官员是在减少的,同时边境也在扩大,消化已经录取的许多寄禄官。各种手段下,冗官的问题虽然依旧很大,至少在一点点的解决。
这一日,赵桓刚从殿前司回来,摆脱了刘韐的纠缠,坐下来休息,任由黄经捶背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名太监进入,禀报道:“官家,李首辅求见。”
赵桓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