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苏辙点点头道:“才比忠献公,这话可能还真不是假的,下次二哥写信给李公,问问他,他是不是早就看出来阿允的才华了。”
苏轼犹然难以相信,苏允的确是展现出来一些手腕,但在苏轼看来,那些不过是小智慧罢了。
不客气的说,一个积年老吏的手段,可能比苏允都要强,但小吏仅仅是小吏,治国理政还是得有大智慧才行的。
阿允……当真那么厉害?
苏辙见得苏轼模样,笑道:“二哥,你之前从不跟阿允聊这些么,他似乎挺喜欢聊这些的。”
苏轼苦笑道:“我现在对官场的事情避之唯恐不及,哪里会再去讲那些东西,就算是与友人吃饭喝酒,也只聊诗词风花雪月,却是不再聊官场,以免又触犯某些忌讳。”
苏辙闻言,只觉得心如刀绞,自家那个意气风发的兄长生生被折磨成了这样,那些狗杀才当真是该死,该死!
苏辙勉强一笑道:“二哥,你也不必将这回的事情太当回事,你既然能从御史台出来,事情便是已经有了定论,想必之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波折了,只需要安安稳稳在黄州待上几年便是。”
苏轼叹了一口气,道:“哪能不当一回事,你看我这次都害了多少人,连子由你都受我牵连被贬谪在外,连弟媳他们都不得不跟着奔波,全都怪我。
甚至我怀疑,阿允不愿意入仕,是因为看到我的惨状,因此对官场敬而远之。”
苏辙笑道:“二哥,何至于此,我倒是看出来了,阿允只是没有想明白而已。
我已经传了他《孟子》一经,二哥正该趁热打铁,将其余经义一起给教了。
当他将经义融会贯通后,所谓手握利器,杀心自生,有了经义这把利刃,我就不信他不想试试这刀剑的锋芒。”
苏轼闻言眼睛一亮,道:“能行?”
苏辙点头道:“未尝不可以一试。”
苏轼点头道:“行,我知道了。”
苏辙笑着点点头,正要将这个话题带过,忽而想起一事,道:“算算日子,章子厚也该进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