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非常顺利,他们甚至决定冒着夜色继续推进,加快进攻的节奏,尽早完成三军在沈阳会师。
而东路军却没有冒险,毕竟他们的兵力虽然是三路军中最强盛的,但面对的敌军也是实力最强的。二十多万日军虽然溃败到后方,但他们的实力却损伤有限。国防军的迅猛推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兵力得以集中。而且随着战线的拉长,国防军的补给,尤其是坦克燃油的补给,也需要充足。二千多辆坦克,不提弹药的消耗,单单是油料的需求,那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啊。不过因为准备充分,这对当前的国防军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作战总指挥部的命令随即下达,西路军陆军部队暂时停止攻击,空军继续维持轰炸,必须在天明前,一举攻下葫芦岛。这与西路军总司令蔡锷蔡松坡极其参谋部的意见不谋而合,不过蔡松坡呈交给总指挥部的作战计划更加疯狂,蔡锷的意见是连夜分批攻打葫芦岛,天明前拿下此城,天一亮,不做任何休息,向重镇锦州进军,同时知会中路军各部,配合作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蔡锷的这个决策才是更符合闪电战的精髓,但是在总指挥部的劝谏下,华飞决定还是稳重求胜。一来虽然突然的袭击让日本前线的防御全面崩溃,但是来到葫芦岛后,他们在心理上已经有了安全屏障。黑夜进攻,钢铁洪流发挥不出视觉上的冲击震撼,对于指挥也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很难迅速击垮士气。另外东路军一味地孤军冒进,将会打乱其他两军的作战部署,与全盘战略计划有所影响。
这次东路军的部队虽然全是华飞的嫡系,但是指挥东路军的总司令却是蔡锷蔡松坡,而参谋长更是人们难以想象,乃北洋降将,曾经担任过国务院秘书长的徐树铮。徐树铮可谓段祺瑞的心腹,可以说他对段祺瑞一生的影响极其重大。当初徐树铮向南京投降时,因为其与冯玉祥之间的恩恩怨怨,华飞还曾亲自说解,虽然不能从心底上彻底化解仇怨,但至少在公事上,他们绝对不敢有所掣肘。
徐树铮大才磐磐,不仅知兵,在政治上更是游刃有余。他曾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1912年任陆军部军学处处长等职。袁世凯称帝时,力劝段祺瑞抵制,被袁世凯免职。后来袁世凯倒台后,他担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如果不是华飞这支蝴蝶效应的煽动,他后来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事后又讨平张勋的军事行动,任陆军部次长。只是在北洋政府垮台后,因为与冯玉祥的私人恩怨,于廊坊被冯玉祥部下枪杀。
北洋虽然垮台,但是徐树铮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即使是最终投诚华飞,但他对华飞的忠诚度并不高。但这就是华飞启用他的原因,国防军中,可以担任大将之职,统帅一路大军的将帅不多,而指挥如此规模的大战,并能在军事上与总指挥部默契配合的人更少。具有丰富作战经验,且指挥艺术非常高超的蔡锷,无疑是个极为合适的人选。且重用蔡锷,会对整编后的原南方军军官及士兵起稳定军心之用,利于整编后军队的稳定。
但从某种程度上,华飞对蔡锷毕竟不是十分放心。怎么说蔡锷曾经也是一方英豪,华飞担心的倒不是他的反叛,而是蔡锷对于总指挥部的命令违抗不遵,擅自行动,破坏整体作战战略。有了性格狂傲,目无余子的徐树铮的制衡,至少会对蔡锷进行一定的限制。
不过华飞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蔡锷不仅忠实地执行着总指挥部的命令,即使自己有何主张,他也会写出计划书呈交给指挥部,等待批准。在军事配合上,蔡锷显然十分清楚他自己在南京中央政府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