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长龄的死,张无忌似是有些感慨。
他本就是个心地纯良之人,对人几乎毫无机心,即便朱长龄将他骗得很惨,但他仍然以直报怨,并未真正记恨于他,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一直都给对方提供食物了。
裴浩熟知剧情,自然知道他的性格,倒也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
在金老的笔下,张无忌内心既无贪欲又无嗔恨,能够宽恕一切伤害他的人。这样的人,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就是传说中的圣母,但以裴浩如今的修行境界,又岂会用带有尘欲五毒之心的目光,去以己度人?
可以说,张无忌的心灵世界,早已超脱了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人家侵犯他,只是一笑了之,并不会放在欣赏,人家对不起他,他也无所谓,不在乎。
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别人待他好,他便加还人三分,别人对他坏,他也不记仇。你可以说他迂腐,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个好人。
在他的眼中,人性本善,无论别人怎样欺骗他,伤害他,他都不会太在意,不善记恨,而是谅解别人。对他来说,仇恨永远不会是人生的主题。
这样的精神境界,在北传佛教之中,就是“登地大菩萨”,在南传佛教,也至少是“三果阿罗汉”,裴浩自是不会心生蔑视和抵触。
不过或是出于好奇心理,裴浩却是问了他一句,为何从不记恨朱长龄,还坚持给他送果子吃?
张无忌则是神情复杂地道:“朱伯伯倒也没有真的害死我,反而是我因祸得福,得以消去了多年的寒毒,因此我也不再恨他。”
裴浩听完,亦是轻叹一声:“看来以老兄的性格,江湖上打打杀杀的日子并不适合你,还不如做个富家翁,安稳生活的好。”
张无忌如同遇到知音一般,眼睛发亮:“不错,江湖中的争斗杀戮,阴谋诡计有甚么好的?那样的日子的确不适合我。只是我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