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袋西口公园》的选题,在明前公司内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核心的问题当然是:风险。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可能仆街或者压货卖不掉之类的风险,而是实打实的政策风险。任何文化类型的公司,对于这种事情都是敬谢不敏的。
不过,如果是岳清言,那这个险值得冒。
这不仅仅是基于他本身的市场价值的判断,也是基于之前《银英》的销售细分渠道了解之后的背景背书渠道的判断。
《银英》是这几年来非常少有的一渠道销售超过二渠道的书。一渠道虽然指的是新华书店,但是,作为国内最强大的发行网络,这个渠道也不仅仅是遍布全国各地的书店,更包括了通过新华书店订购各种图书的官方和机构渠道。毕竟,各种机构渠道不可能有这种心思来和林林总总的无数家出版社、出版公司打交道,通过单一一家发行机构来获得所有需要的图书比较方便。
而这些市场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各地地方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各种各样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明前公司的发行部门的一渠道关系非常扎实,他们对这种渠道进行过深挖。
现在学校书店之类的也从一渠道拿书,但那种零散的销售数据支持不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银英》却不是,以一个销售人员拿到的针对某个大学的一渠道销售台账来看。一个大学过去一年里总共购买了超过17000册《银英》,平均单卷销售数字1700册.
其中,70%是校内书店出售的。因为校内书店往往让利给学生,拿到的图书扣率也低,只要进货跟得上,其实学生们还是愿意从学校书店买书的。然后20%是分摊在学校各种项目和开支里流转出去的。比如某个文科类项目研究社会学、政治生态或者是科幻等等类型,一个项目组20个人,一人申请一套很简单。其中也不排除有人借着项目名义买来看着玩。
8%是图书馆分走了。除了学校一级图书馆,还有各个学院和系科的阅览室之类的。而看图书馆数据,有一个数据会很有趣:重复购买率。图书馆一般进一批书,数量都不会少,就算是极其冷门的专业类书籍,往往也会一下子来个几本。只有进口图书、画册、杂志这类高价货色,弄个一本两本差不多了。当一本图书的借阅律很高的情况下,会出现两个分支现象:一个是书的数量不够,另一个,就是折损率高。于是图书馆就只能补货了。而《银英》在这个大学图书馆,居然补了两次货。
2%剩下的是啥?当然是销售中的折损以及出现印刷错误啊,装订质量问题啊之类的。以及还包括部分正在销售中的库存。
按照一般的图书流转率来说,这个学校至少有一半的师生已经阅读过《银英》了。这种比例简直高得离谱。
还有更离谱的销售台账呢。bj的新华书店记录了他们对各种机构的销售,名单看起来有点可怕: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中宣部、共青团委、国防部……等等。姑且不论到底真是各种政策研究办公室需要,还是这些部门里的读者们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