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意染已经做好准备吃几年苦,苦练基本功,然后看看有没有机会打动岳清言给自己安排个好点的出路。她这时候想的已经不是好角色差角色的问题了,而是,反正某种能养活自己能有发展的路线就行。当然,这也和闺蜜关诗月给她洗脑无不关系。
现在岳清言已经持有多个公司和实体了,已经开始分身乏术了。他最缺少的其实是一个能够懂得他的创作意图和方向,并且能够在其他场合转化为指导意见的他能信得过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创作助手或者是代理人。如果能够跟着岳清言学到这方面的功夫,其实不用太有创意,扎扎实实执行就好了。也就是类似之前莫尔笙能够去尝试的工作,当然,莫尔笙做得也一般,毕竟本身的学术底子还是差了点,对媒体的理解也一般。
如果这方面不行,那至少整理文档、分发文档,准备会议纪要乃至于誊清打印文稿这些技术难度不高,但需要特别细致,保密程度很高的工作也行。也就是现在丁辰的工作,只是这部分工作要转移到岳清言的个人创作工作室那边。
如果这陈意染都做不到……那也就只有自荐枕席,帮岳清言舒缓减压这条路了。理论上,这个应该完全没难度。至少没听说岳清言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良癖好。
陈意染就这么被关诗月带进了沟里。
人有时候是会信任分类的,会信任看起来理性的成套的解释。一旦分类了,仿佛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些大类目里面了。可是,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在这些选项之外,其实还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别的选项。但陈意染这个有点蠢萌的姑娘,却想不到这些。或者,是被带歪了没想到这些。
不过,真的工作起来,除了特别充实特别忙之外,倒也真的不差什么钱。很多工作虽然不是演艺,但似乎也有些接近。
比如动作采集工作,岳清言可不止安排了一次两次,而是形成了惯例。一开始是光亿网络的采集工作,后来,银页公司自己租了技术车间,自己搭建了一套动作捕捉系统。用的系统比光亿网络还高级一点。而这个技术车间,主要是负责各种中低成本的预制流程。
最初有这个想法还是因为有人找银页,想拍摄银英的大电影。但这种科幻大电影,最麻烦的是在完全做出来之前,没人知道具体的效果如何。但银英要拍摄真人版的话,因为几乎每个都是特效镜头,所以,如何配合特效,如何进行取舍就成了大问题。通过预制流程,把主要场景等等段都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