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捏造事实攀诬同僚”的名头接连告了两状,浑身解数使尽才得以脱身,最后落了个“记过一次当年考评降二等”的处分。就是大学士朱宣,凭借资历算是朝廷中最精通农桑之学的人,燕山之行也有点灰头土脸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商成全无把柄错漏,至少有一条他就逃不掉:燕山御史多次呈递文书,直指假督私下收受部属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有两份文书甚至指名道姓地记录了送礼人是谁,每次送了几车礼,其中又有金器若干银器几何,价值千金的宝刀宝剑几许……可这事不是把柄,更不能张扬。私取战利品的又不止是商成一个人,要按这条罪名追索,基本上燕山卫上下就剩不了几个将校,大赵各个卫镇连同萧坚杨度,能漏网的绝对不多;而且漏网的都是没机会上战场的,再不就是没本事打胜仗的。
商燕山有本事,能打胜仗,毋庸置疑。但这人总是与南进派唱反调,这就让人十分头疼。哪怕张朴见惯大风大浪里,也觉得无所抓拿。要是换作其他人,他早就把商成换个清闲职务弃之不用,可萧坚再三对他讲,南征要想有十足的把握,最好是把商成调去嘉州行营。可为什么南征非商燕山不可,萧坚又说不清楚道理,最后竟然解释说,商成在嘉州出家为僧,熟悉当地状况,对大军南征必然颇有裨益。
这理由简直是荒唐!
宰相公廨和军中大将的心里都清楚,商燕山在吏部存档的履历里填写的僧人经历根本就是捏造,此人多半没有出过家。但这事从来没有公开,所以萧坚如此说话,谁都不能反驳。就在刚才的军事会议上,萧坚还说,虽然眼下南征的各项筹备大部就绪,但各路领军的将领却似有不足,要不,再从京中休养的将领中挑选一位到嘉州行营任个副职?
这话明着就是指商成。
说心里话,张朴并不情愿和商成谈这事。他不愿意商成去西南参与南征。南征是他筹备了两年的大事,从大军统帅人选和后勤补给都有关心插手,说是呕心沥血也不为过,一心就想凭借此战大振声威,然后全面推行他心中的各样主张。眼见着两年的苦苦劳累即将要有辉煌硕果,突然间冒出来个与南进派毫无瓜葛的上柱国要去分薄功劳,他嘴上不说,心里却象吃了个苍蝇那么腻味。但南征是大事,关系到南进派的进退命运和他个人的仕途生涯,因此他不能不重视萧坚的意见……在沉默了半晌之后,他问商成说:“子达,”他特意称呼商成的表字以示亲近。“……本来不该来搅扰你养病,但有件事我不能不问。”他停顿了一下。
商成说:“请张相明示。”
张朴再默了片刻,然后才斟酌着言辞问说:“你觉得,以你现在的情况,还能回到军中主事不能?”
“没有问题!”商成毫不犹豫地回答。但他脸上却没有喜悦振奋的神情。他已经意识到,张朴将要和他谈论的,绝不会是让他回到燕山军中。
“是这样的,我们明年要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