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
如此一来。
靖边城可就成了烫手山芋,数十万晋国士兵两头夹攻之下,两万燕国士兵防守的靖边城,陷落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退路,就是趁着晋国军队还没有合围攻打靖边城的时机,及时的将靖边城交出去,换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占领靖边城两万燕国士兵最好的归路。
要是换作屠门若琳,估计也会这么做,这里面,也有屠门若琳没有想到的环节,那就是董天成居然将燕字大旗给降了下去,且独独留下了自己的董字大旗,这么做,在一干燕国军民的眼中,无异于反叛。幸亏离得远,要是离得近,估计董天成前脚将燕字大旗降下,后脚平叛的燕国大军就杀来了。
跟屠门若琳不一样,得知这个消息的燕国国君,分外的恼怒。
董天成此举,在燕国国君的眼中,根本就是反叛国家的行为,是叛徒,是要被诛灭九族的叛徒。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甚。
以少敌多,被晋国大败的燕国国君,想的是如何守住雄关,继而保住燕国,为了守住雄关,燕国国君将燕国其他地方的军队大规模的调往了雄关,并同时派出使者,出使魏国、齐国,要与两国交好。
说白了。
就是暂时稳住魏国、齐国,免得两国趁火打劫,伙同晋国攻打燕国。
结果。
在燕国国君准备大出血稳住魏、齐两国的时候,好消息传来,说一个叫做董天成的将领,一路收拢了两万燕国溃兵,然后领着两万燕国溃兵,反其道而行之的偷袭靖边城,并一举将靖边城夺取在了手里。
对于靖边城,燕国国君自然不陌生,知道这是一个跟雄关一样的城市,是晋国的门户,只要靖边城在手,便可以将河西之地的四十万晋国大军围困而死。
那时。
不但解了燕国灭国的威胁,还一举将遗失多年的河西之地给重新夺取了回来。
历代燕国国君,无不以收回河西之地为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