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抱铜仙(一)
这一份捷报就到了洛阳。
李治大喜,立即将诸相喊来商议。打到现在了,当初自己儿子回来时,十分高兴的,可高兴过后,看到国库空了,心里面也不乐观。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李世民两征*,从战面上看,唐军一直没有输,只是因为天气原因被迫撤军。但因为时间短,没有攻克*,形成相持战。就象唐朝与吐蕃一样,你没有攻破我家多少城,我没有攻破你家多少城池。
这是最糟糕的战局。
每射出一支箭,每丢失一把刀,不是铁打制的,是金钱打造的,这时候的采矿技术,注定了铁同样金贵。甚至有时候为了有足够的武器,将农具收上来重新融化,铸成兵器。
还有粮草,在长安,一斗米涨到一百文钱,了不得了,要饿死人。可是运到*,或者青海,每斗米涨到近百文,并不稀奇。就算民夫不要钱,牲畜不要钱,在路上的吃喝,就是一个惊人的消耗,要是运到西域,也甭运了,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运一粒粮食过去,相反,还要准备民夫回来的口粮。
所以两次征*后,李世民没有吃亏,却大叹后悔。确实给国力增加了沉重的压力,得不偿失。
当然,要是攻打成功,又是另外一回事,*立国多年,囤积了大量财富。所以到了李治手中,规模也不小,国家负担不重。这个史书不会记载的。
总之,这一场恶战,吐蕃与唐朝这两个国家皆带来的沉重的包袱。
这份捷报来得正是时候。
捷报在诸相手中转了一下,又转回李治手中,王德真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说,喊你们前来正是补漏拾遗。”
“对前方军事,臣也不知。可是为什么太子殿下的捷报上反复解释了一件事,与呈给陛下的作战计划,迫不得己,作了更改。可殿下呈上陛下的作战计划,我们身为诸相,怎么没有看到?”
这话是有深意的。
你作为皇上,不知道便罢,知道了张大安很有可能,为了自己野心,扶助雍王夺嫡,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国家安危,能将前方的十几万将士与青海出卖。还不顾朝廷制度,做了防范,为什么还要让张大安做宰相?
武则天在帘后听了脸色一阴,这个王德真是一个蠢材,不会说话啊。
看似耍了一个小聪明,委婉地点出此事,借机将次子这个唯一的靠山扳倒。实际上不是,这句话还能反过来听,江山是你的江山,可也是唐朝的江山。但是你身为皇帝,不能一个小小的平衡之术,居然都不顾国家安危不顾,不顾前方浴血奋战的十几万将士不顾。原来不知,现在应当知了,可为什么还在任用张大安?
不知是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