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也不是太大,农村和乡镇一级的基本上没有缺口,毕竟到处都是养殖场,不够直接拉就行了。
而在一线城市里,市民的购买力比较高,需求量也比较高,就出现了一些缺口,养殖业目前已经初步发展起来了。
根据统计局的统计,山东境内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0公斤/人,消费量还是比较低的,养殖业也不是一两天内发展得起来的。
年关在商家大赚的时候,也是收税收得最严,商品质量抽查最严的时候。
很多人对商人的感觉都是无歼不商,历史上也有数个时期对商人有过打压,赵岩并不打压商人,但要求商人在拥有比劳动者更高财富的同时,不能肯蒙拐骗,得发挥出真正的正面作用。
整个年关下来,在赵岩的行政区域内被抓的商贩达到六百多人,多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商贩,那些大商参与其中的极少。
这些小商贩大多又是来山东不久,不熟悉山东法律的。大部分被判处拘留半个月,小部分被判处监禁一到三年,个别情节严重者被判处了较长的徒刑期。
对商人的处罚是很严厉的,若被认定为恶意欺诈消费者,以及触犯其他一些底线的东西,会被剥夺经商资格,一些被认定为不具备良好商业道德和情节极为严重者,将被剥夺经商资格终生。同时这些被处罚者,往往还面临着被监禁的危险。
大明的商业基础已经建立了两百多年,上得了台面的商人都重视信誉度,讲究的是一诺千金,金字招牌。
只有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商贩才有可能做一锤子买卖到处坑蒙拐骗。商人对山东的这种处罚力度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都乐意看到山东政斧提倡商业道德,一个具有商业道德的人和另一个具有商业道德的人做买卖,是很让人放心的。就是一些商人不爽山东的处罚力度,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或者质疑。
来山东经商的商贩就得经受得住考验才行,一些消费者就喜欢举报,毕竟这是有赏金可以拿的。
在山东之外,其他省份的这个年过得也算不错,就算是再苦的地方,起码在过年时不用饿肚子。
那些困苦地区基本上也没什么人了,招募局最经常做的就是把贫困地区的汉民移到山东去,然后把山东的移到海外去。
年关的时候也是各省棉布最畅销的时候,在年关到来前,商业部在各地开设的纺织厂已经抓紧出货。
自从用上了蒸汽机之后,纺织厂的棉布产量往上翻了一翻,这还是在没有全面更换蒸汽机的状态下。
毕竟用了蒸汽机的纺织厂在夜晚也能生产,加个电灯就行了,而且一个蒸汽机带动几千个纱锭都行,远不是水力可以相比的,这导致棉布的生产成本又降低了。
大明其他省份盯着山东的市场,而山东的商人则盯着大明各省的市场,山东商品开始充斥在各个省份。
整体来说,崇祯十一年的末尾虽然不是很完美,但绝大多数都感觉比往年的曰子好过得多了。
随着生产的恢复,粮价降下来了,肉价也降下来了,脱离了以前那种高得离谱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