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觅得一方专属安宁天地,亦彰显我大唐对万民之慈爱与包容。”
马周毫无保留,将心中所思所想如潮水般滔滔不绝地倾诉而出。
其情真挚深沉,其意拳拳热忱。
李承乾端坐在那龙椅之上,闻得马周这番肺腑之言,不禁微微一怔,旋即眼眸之中流露出惊叹与赞赏交织的复杂神情。
马周之才,果真名不虚传,李承乾那令长安交通有条不紊的“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新规,细说由来,也是从历史上的马周提出的。
乃至后世,尚有诸多传言,认马路之得名,皆因马周之故。
至于马路于前世究竟缘何而生,李承乾虽茫然不知,但是此刻他却知道,自己手握决定马路历史书写的权柄,可使此一创举于青史之上熠熠生辉,传颂千古。
李承乾并未即刻开口,权衡利弊,思索着这一举措背后的意义与可能引发的连锁波澜。
此时,萧瑀与于志宁相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遂双双挺身而出。
于志宁见萧瑀率先举步,赶忙谦逊有礼地躬身行礼,示意请萧瑀先行发声。
萧瑀微微点头,继而转向马周,面色凝重如铅,言辞恳切真挚:“马阁老,且容老夫一言。”
“君之所思,虽心怀仁慈善念,可君可曾悉心考量,此等宏大构想若付诸实施,我大唐需额外承受何等沉重之负担?”
“单是创编盲文,著书立说之举,其间所需之饱学之士、笔墨纸砚、岁月光阴,耗费之巨,便堪称浩如烟海,无异于令人咋舌。”
萧瑀忧心忡忡,像是预见未来艰难险阻:“待盲文创编既成,朝廷尚需调遣诸多贤能饱学之士,耗费无数时日精力,悉心教导盲人研习。此中艰辛,不言而喻,逆水行舟,困难重重。”
“再者,我大唐修筑现有道路,历时两载有余,其间雇佣百姓数以数十万计,耗费钱粮不计其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