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冬天,太阳下山的早,刚吃完午饭不久,曾荣就去了杨老爷子家中。
冬天,杨老爷子基本就上午出去,下午都在家。
见到曾荣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到来,杨老爷子满心的欣慰,到这把年纪还收了这么一个懂礼貌,孝顺的徒弟,杨老爷子心中十分的宽慰,而且,这个徒弟拳术上的天分也出奇的好。
“荣儿。”由于对这个徒弟的满意,加上年纪大了,对曾荣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护,杨老爷子也像曾荣家人一般,这么称呼曾荣,“筋骨力气方面,你不用再过多的练习了,以后的修行的重点,在引导吐纳之上,慢慢体会身体中的那股气机!”
“为什么,师傅。”曾荣问道。
“你现在身体还处于生长期,但是你的皮肉筋骨却到基本达到了人类能够达到的顶点,再练下去,进展不大不说,还可能阻碍以后身体生长,所以,我建议你锻炼保持一个基本量就行,主要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吐纳,领悟气机之上。”
“皮肉筋骨方面,随自然生长就行了。”杨老爷子将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感悟了气机,就能打出暗劲么?”曾荣问道。
“感悟了气机,是练出暗劲的基础,气机感应到了,就能去修炼和继续壮大气机,体内的气攒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运用透体而出,打出暗劲。”杨老爷子解释道。
“荣儿,师傅今天正式传你秘传引导吐纳之术,从此之后,修行基本就要靠你自己了,除了告诉你我自己怎么领悟暗劲的过程,其他的都要你自己去摸索。”杨老爷子突然神色肃穆,认真的说道。
一段几百字的古文从杨老爷子嘴中念出来,并没有多余的讲解,杨老爷子的要求就是要曾荣一字不漏的将这篇古文记住。
好在曾荣练习拳术之后,不但力气,速度大增,手脚麻利,连记忆力也好很多,一篇类似文言文的古文,硬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才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
这篇古文比一般的文言文都难记很多,文言文,曾荣还能大概读懂,但是这篇古文,却是让曾荣一点头脑都摸不着,什么炼为表卫,白里真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什么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炁鸣肠胃,吐正吸外邪,在曾荣眼中看来,除了是汉字结构之外,基本都是比英语单词还要难记的东西了。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