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时候一来便是半个月,颇有些流连忘返的势头。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那便是蔡邕自从有了外孙之后,便很少再与李利单独叙谈,偶尔见面也只是说几句关心的话,此外再不多言,再不提及臣子之道了。为此,李利起初还很不习惯,下意识认为老泰山又在酝酿什么长编大论,等到适当的时候一起爆发。
然而,几年下来,蔡邕除了宠爱外孙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话,一心钻研学问,教书育人。三年间,他再不过问朝堂政事,也不提君臣之礼和臣子之道,似乎一下子变得安静许多,亦或是转过弯了,知道自家女婿志向远大且心志坚韧,多说无益,便索性不再唠叨了。
直到不久前蔡琰跟李利说起一件事,让李利彻底对自己这位岳父彻底改观,真正打心眼里敬重他。那是三个月前的事情,蔡邕和孔融在太学院当众翻脸,两个年逾六旬的当代大儒争执不下,吵得面红脖子粗,险些大打出手。而事情的起因便是,孔融不知从何处得知李傕大肆削减皇室供给,以致于饿得天子刘协面黄肌瘦,经常无力上朝。为此,孔融便找蔡邕发牢骚,其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蔡邕知会女婿李利一声,善待天子。
不承想,蔡邕闻言后勃然大怒,声称前方战事胶着,西凉本就粮草短缺,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做出表率,节衣缩食,以供大军征战,岂可借机生事,扰乱后方安定。而后,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便争执起来,互不退让,弄得整个太学院都为之哗然,继而分成两拨势力,大肆辩论,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此事随之愈演愈烈,传得沸沸扬扬,使得李傕不得不亲自出面,领兵进入太学院,俨然是文的不行就要武力解决。而这时蔡邕却站了出来,阻止李傕领兵进入学院,而孔融也眼见事态不妙,再不敢多说什么。
至此,这件源于两个大儒之间的争端便渐渐沉寂下去,直到西凉军在前方大获全胜,曾经的争执也消弭于无形。经此一事,太学院的学生们对蔡邕提出“国难当头、人人有责”的言论大加推崇,使得蔡邕在太学院的声望大涨,俨然成为最受学生们爱戴和敬仰的院长。
李利得知此事后,终于明白了,蔡邕并非不谙世事的老学究老顽固。此前他之所以劝说李利恪守君臣之道,那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李利的志向之大已经远远超过预期。然而,当他渐渐明白李利心怀天下之后,纵然心里很难接受,却也不便再说什么。
时至今日,西凉军越来越强大,李利更是如日中天,在西凉地界上的威望早已盖过天子,使得西凉百姓只知大将军李利而不知天子的地步。这让蔡邕觉得李利或可成事,于是便在日常教学中刻意维护李利的声誉,宣扬李利建立的功绩,使得李利的形象深入人心,无形中推动学生们崇拜李利。
千万别小看蔡邕所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从源头支持李利的最好办法。在思想上影响学生们尊崇李利,等到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后,李利便是他们心里一座难以企及的神祗,支持并效忠于李利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