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几上的酒肉也是他自己带来的,而堂内其他人都是用过膳食之后才来大堂议事。唯独他将如此重要而严肃的出征前议事,当成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宴席”,旁若无人的大快朵颐,边吃边喝,好不逍遥!
“张飞何在?”当堂下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张飞之际,高坐于大堂上阶的周瑜再次厉声怒喝,一双眼睛如同利剑一般注视着张飞,眼瞳中闪烁着凌厉的寒光。
很明显,周瑜此刻已然动了肝火,以致暴怒之中陡生杀机,赫然对张飞起了杀心。而这亦是自古为帅者出师之时为何都要杀生祭旗的原因,因为统帅们需要树立军威,既要鼓舞大军士气,又能对全军将士施以威慑,便于日后统率大军。
显而易见的是,堂下在座的诸将都是跟随李利征战多年的沙场悍将,均是深得李利信任的心腹爱将或屡立战功的将领。这样以来,周瑜便不能拿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人祭旗立威,以免触犯众怒,得不偿失。
可是,出师之前的立威之举势在必行,断不可少。否则,便无法让众将深刻体会到他周瑜执掌大军的无上威严,自然也无法取信于全军将士,从而直接影响他对整支大军的掌控力和公信力。此乃自古统兵将帅之大忌,亦是慈不掌兵的直观诠释。
周瑜想在堂下众将之中挑选一位当堂立威的将领,即杀鸡儆猴中的“鸡”,从而达到“立木为信”的目的。(立木为信,秦孝公时期,商鞅以立木为信之举,树立威信,推行新法。)
然则,纵观堂下众将,大多数将领都不合适,而且堂下有一部分将领的官秩还在他之上,只是暂时听命于他而已。如此一来,堂下众人之中唯一的“软柿子”便只有“行高于人”的张飞张翼德。而周瑜恰好对张飞的目下处境知之甚详,很清楚他在军中的特殊身份和微妙处境,是以便决定拿他立威。
于是周瑜当堂对张飞下令,开口之前便笃定他必会置若罔闻,当众抗命,而这正是周瑜想要的结果。这是因为立威也需要足以让众人信服的借口,惟有如此,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切正如周瑜所料,张飞明明听到他的将令却依旧我行我素,充耳不闻。眼见于此,周瑜佯作勃然大怒,再次喝令张飞。此举纯粹是为他接下来的立威做铺垫,毕竟众人皆知“凡事可一而再,却不可再而三”;两次过后便可当众立威了。
当然,这一切堂下众人自是浑然不知,他们只看到张飞当堂抗令,却根本不会想到周瑜此举另有深意。不得不提的是,周瑜之所以这么做,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他是新近打过败仗的三军主将,并且还因此被降职,是以再次统军之际,他不得不重新树立威信,以期此次出战能够一战功成,一雪前耻,为自己正名。
大堂上,周瑜的厉声怒喝在堂中轰隆作响,绕梁激荡,使得堂下众人闻声色变,纷纷以审视的目光看着张飞。这一刻,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张飞,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仍旧自酌自饮,怡然自乐,对周瑜的厉喝声置若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