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殿外传来的杜睿的声音,原本已经十分虚弱,随时都要昏迷的李承乾突然挣扎着要坐起来,但是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身体如何还能支撑得住,挣扎了一阵,还是瘫倒在了床上。
这时杜睿已经走了进来,依然是盔明甲亮,丝毫都不想刚刚平定了一场叛乱的样子,见着李承乾,杜睿的眼眶也是一阵酸涩,千年征伐大食归来的时候,李承乾的身体还十分康健,两人还曾在太极殿内饮宴欢庆,可是这才过了多久,李承乾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想到,两人少年之时的情形,杜睿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紧走两步上前,拜服于地,道:“臣杜睿来迟,让圣上受惊了!”
李承乾看着杜睿,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担心,担心他支撑不住,等不到杜睿回来,要是那样的话,大唐会怎样,他也不知道,虽然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但是身为大唐帝国的君主,他如何能放心得下。
还好,还好!
杜睿总算是回来了,他还来得及见杜睿一面,将大事当面向杜睿交托一番,这是为公,为私,李承乾也十分渴望能在驾崩之前,和杜睿见一面,两人相交多年,引为挚友,李承乾曾以为他能和杜睿做一辈子的朋友。
但是他们的友情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帝王之位对一个人的影响,当李承乾意识到,他首先是大唐皇帝,然后才是李承乾的时候,对杜睿也生出了几分猜忌,随着这份猜忌不断的被放大,他们之间的友情被无情的击碎了。
这让李承乾感到悲伤,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个孤家寡人,他强迫自己不能相信任何人,包括他最好的朋友。
如今他就要走了,去另一个世界,除了大唐江山社稷之外,如果还有什么羁绊着他的话,那就只剩下和杜睿的兄弟之情了。
“承明!”李承乾朝杜睿伸出了手,笑着,这一次不是勉强的笑着,而是发自内心的,“起来!快起来!”
杜睿看着李承乾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人到中年的他,不禁眼泪纵横,膝行几步,到了李承乾的榻前,一把攥住了李承乾的手,泣道:“圣上!臣来迟了!”
杜睿只是看一眼,就知道,李承乾所中的毒,尽管汝南公主已经尽力压制住了,但是毒素已经进入了他的心脉,这个时候,纵然是大罗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杜睿的心里对李承乾有怨恨吗?
当然是有的!
杜睿不是草木之人,他也会生气,他也会怨恨,他一心一意想要为李家皇室,打造一个盛世王朝,却屡遭猜忌,在贞观朝,在永徽朝,他几上几下,始终都得不到真真正正的信任,他岂能没有怨恨。
但是如果说他恨李承乾吗?
杜睿的心告诉他,他并不恨李承乾,他恨得只是大唐皇帝,他如果处在李承乾那个位置的话,恐怕也会作出同样的事情,一张皇位,天下多少人梦想着能够坐上去,李承乾坐上了,却突然发现有人对他的皇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且这个人的能力远远在他之上,他岂能不担心,岂能不猜忌。
杜睿也想到了两人初识的情形,那个时候,杜睿完全是出于一众同情心,才选择对李承乾予以帮助的。
杜睿来自后世,熟知历史,对李承乾在历史上的遭遇,颇为同情,李承乾原本是个天之骄子,他幼年之时便被册封为恒山王,不久降为中山郡王。
武德九年,太宗玄武门之变后即位,十月便立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一直到贞观十七年被废,贞观十九年死于黔州。
三岁封王,八岁太子,二十五岁废,二十七岁卒,历史上的李承乾,一生当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做全天下最尊贵的储君。
历史上李承乾的一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悲剧的。
幸运的是,他出生于开国盛世,他出生前一年,他的父亲和爷爷成功起兵进入长安,李渊自封唐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出生后三个月,他爷爷登基称帝,李承乾没有经历乱世,是幸运之一。其次他有一个英明神武的父亲一一太宗皇帝。再次,他有一个贤良淑德的慈母一一长孙皇后,更重要的是,他的父皇母后感情很好。
无疑,可以生于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和历史时代,是任何一个人都愿意祈求的。
可是,为什么这么优质的土壤却没有孕育出参天大树,反而让李承乾被废,最终英年早逝呢?
历史上太宗皇帝曾有一句最有名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同样可以解释李承乾的命运,福兮祸所伏,杜睿始终都认为,历史上李承乾的悲剧很大的病源在他的父亲一一太宗皇帝。
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太宗皇帝的帝位得来玄武门之变,射兄杀弟。太宗皇帝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哥哥李建成是太子,嫡子长子的太子,还有个弟弟李元吉,他们三人是一母同胞。
也就是说,太宗皇帝杀了自己的拥有合法储君地位的亲哥哥,才当了皇帝。这件事是太宗一生第二大的阴影和伤痛,正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太宗皇帝的儿子们对于太子并没有应有的敬畏,反而认为太子之位可以争而得,可以经营而得。
所以才有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处心积虑的给李承乾设套儿下绊儿,要让太宗皇帝废了他,改立自己。
而李泰和李恪是两个什么人呢?
李泰是太子的同母弟,文才出众。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文武全才,就连太宗皇帝自己都曾经评价过李恪英果类己。有这样两个人整天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任何人的精神也将收到极大的压力和刺激。
而太宗皇帝并没有吸取他父亲李渊的教训,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太宗纵容了诸王的行为。有几个例子,太宗如果外出,让太子监国,让李泰随侍左右,太宗晚年立了李治之后,还对李恪作出了“英果类我”的评价。
上,态度暧昧;下,强敌环伺。
可以说,这种环境无论是太宗皇帝哪个儿子,在贞观初年做了太子,最终都免不了精神异常,走上被废弃的道路。
另外,对李承乾而言,最大的失误是结党。太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和皇帝一样,天下人都是他的党,再结私人小团体必然引起在位皇帝的猜疑。
太子如果要结党,第一要拉拢的人就是当朝皇帝,太子地位的废立决定权在帝王手里,所以,只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孝”和“忠”来,皇帝认可了,那自然皇帝宠信的朝臣就认可了,那将来顺利继位又有何虑呢?
李泰结党很自然,他是“非太子”,是“太子”位的顺位继承人。历史上的李承乾自甘降到李泰的地位,也结私党,结果贞观后期,两派互相激烈争斗。对太宗皇帝而言,他们俩就都是敌人了。
因为都有势力团体可以威胁自己的皇帝帝位,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走老爹李渊的路,这还是从好的角度出发考虑。所以,太宗废了李承乾之后,谁都没立。立了不结党的李治,因为李治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自己的地位。
所以,承乾被废,是主客观两方面的悲剧!
杜睿前世读《新唐书》,对李承乾的遭遇,只能用实堪可怜来评价。他原本是不会走到那一步的,他是长孙皇后所生,是绝对的嫡长子,生下来即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从史书中对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年方八岁,就很机敏聪惠。解决、处理一些平凡小事,很识大体。”稍长几岁,太宗出巡,都放心的让他监国,代理国政。
到后来,人性中好玩乐的天性就暴露出来,但害怕父亲责怪,就隐藏自己的行迹。朝庭之上,说的都是忠孝之类的言辞。下朝后与一群年纪相仿的同龄人嬉戏娱乐。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他则高坐引咎自责,非常善于机辩。提意见的人都回答不及。所以人人都以为他比较贤良。但之后每每老毛病重犯。一些宫内重臣常常规劝。太宗皇帝必定厚加赏赐金银。想磨砺太子内心。李承乾可能觉得这些人象嗡嗡叫的苍蝇,非常讨厌。总之被吵烦了。干脆叫人暗地加害他们。此时他同母生的弟弟李泰名声不错。皇帝很喜爱。而李承乾有足疾,走不动路,害怕被废,与李泰关系很差。
在困境之中,李承乾想到的不是改变自己,改变他在太宗皇帝心中的印象,而是选择了一个普通年轻人那样极端的方式,去对抗。
李承乾让奴婢上百人学习音乐,学习胡人的发式,剪彩绸做跳舞的衣裳。敲锣打鼓日夜不休。招集一些逃亡奴婢盗取牲畜,杀牛宰羊,召集身边人一起烹食。又学习突厥语言,喜爱他们的服饰。建立蒙古包,分建部落。使诸部牧羊,抽佩刀割肉来吃。自己装作死去的可汗,让众人哭泣,让马奔跑环护。突然又站起来说:“如果我有天下,将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难到不是快乐的事吗?”
左右亲随那些老成之辈以为他中邪,然后又听他说:“我做天子,当由着性子,有劝谏我的,我就杀他五百人,天下不就安定了吗?”
李承乾大概对那些错劝谏为名以诂名吊誉的老成之辈厌恶透顶。但他缺乏理智的天真的语言和行为马上又被人争相报给了皇帝,于是太子下场可想而知。
因为被一起“谋反”的人告密。太宗皇帝大怒,采取措施,将他流放边远之地。废为庶人,迁居黔州。
贞观十九年,李承乾于忧愤中去世,太宗皇帝也为他的悲惨身世而落泪,忧伤,好几天不上朝,以国公的身份安葬了他。
可见做明君难,做明君的太子尤难。
杜睿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这个身份极度高贵,但最后却悲剧结场的曾经储君,印象十分深刻,于是杜睿查阅了关于他的一切史料与评论,细细阅觅后,于从前的同情惋惜之外,多了一丝悲愤。
李承乾出生时大唐王朝已经建立,以嫡长子的身份,他一出生就是秦王世子,被祖父李渊赐名“承乾”,也许里面有承袭大唐乾坤的意思,到了他父亲太宗皇帝继位,八岁的他毫无异议的被封为皇太子,唐书记载承乾自幼聪慧伶俐,一直很得父母喜爱看好,及冠后却逐渐变得好玩不务正业然后逐渐失宠,后来准备谋反结果泄露,最后被流放,于两年后死于流放地,享年二十七岁。
不了解内情的也许会以和史书上一样的以一句“承乾悖逆”概括整个事件,但是凡事都内外结合,史家们把责任全推给李承乾是行不通的,史书的如此评价只不过是看他失败,然后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罢了,他父亲弑兄逼父,登上皇位,然而又有几个人敢说他的不是,史书只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产物而已,假如他成功了,当然,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父亲,他想胜太难了,所以只能说假如他成功了,李承乾自然也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尽其在史书在美化自己,要知道他父亲首创了皇帝可以参阅史书。
他出生便是承字辈、嫡长子,地位超然,封为太子后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母亲后位稳定,父亲也对他一直不错,就在他谋反泄露的前一年还在劝他,就在他被流放前还专门去看他,再立太子时还反复考虑他的安危。
同样,而对李佑的谋反,太宗皇帝直接赐一杯毒酒了事,一系列的事表明了父亲对他的看重,这也难怪,封建环境下,一般父母都会比较看重长子与幼子。
其实杜睿觉得去解释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堕落不是太难的,从八岁被封为太子后,李纲、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等一些文人儒士就走进了他的生活,学习就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所有,开始可能还好,时间长了难免会生厌,加上他还只是个孩子,人的童年和少年都会有好玩的天性,他渐渐的开始好玩,他严格的父亲就开始训斥、不满与失落。
于是让一直想夺嫡的李泰有了机会,流言蜚语也就越来越多,接着他脚跛了、一直支持他继承皇位的母亲又病逝了,而李承乾却在与父亲太宗皇帝对抗,长久不得改善的父子关系使他开始为自己将来做打算,于是产生了宫变的想法。
换位思考,加入父亲总是对你很严、对你喜爱的一切爱好给予磨灭,你自然而然生恨,从而选择与父亲对抗,所以李承乾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前世杜睿在了解了李承乾之后,便想过,假设如果大唐由李承乾继承大统下去,那人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
如果李承乾登基为帝的话,自然也就没有李隆基什么事儿了,没有了李隆基,自然也就没有了安史之乱,大唐之所以衰败,根由都是在于一切在安史之乱,一个强盛的王朝戛然而止,大唐迅速滑向衰落。
如果没有李隆基,大唐会有安史之乱吗?
如果大唐由李承乾继承下去,会不会更加强盛?
之所以李承乾没有继承帝位,之所以之后的大唐政权持续动荡,短短盛世之后就走向衰落,杜睿认为太宗皇帝要担负很大的责任。这些,都和这一位天可汗有关。
这一位天可汗逼父弑兄,为他的后世子孙树立了一个榜样。
玄武门前,太宗皇帝拿起了屠刀,挥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直系亲属,也一一被诛灭。李渊丧子丧孙,大恸之下不得不让位。虽然太宗皇帝雄才伟略,比他的兄弟更具才能。但是,他为后世树立的影响就是:太子是什么?太子就是用来推翻的。
从太宗皇帝登基开始一直到安史之乱,大唐的藩王造反、兄弟阋墙、女子夺权可谓层出不穷,政权动荡不安。
太宗皇帝刚即位不久,其他分封到全国各地的李渊的其他儿子们就纷纷扯旗造反。花了四五年时间安定下去了,结果又开始了夺嫡之争。这场夺嫡之争又把其他幸存的藩王、从龙功臣们牵连进去,可谓好大手笔,人头滚滚啊。
到太宗皇帝去世时,李姓藩王幸免于难的仅十剩四五。李治之前,有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李元景、李元昌之乱,李治之后就被武后篡位,武皇死后,皇权好不容易归于李显,李显这个窝囊废却被老婆女儿谋杀了。
李旦继位,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平衡中战战兢兢做个懦弱皇帝,好不容易传位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十几年后就开始了安史之乱。
这些战乱,太宗皇帝难辞其咎。
封建王朝的储君,一向是立嫡立长为先。乱世立贤,治世立嫡长。这种传统是经历了历史验证以后,被确认为最有利有效的原则而流传下来的。但是太宗皇帝的行为让他的儿子们觉得,太子,就是用来弑杀的。
这就是李承乾悲剧命运的开始。
从史书短短的记载来看,李承乾聪明、能干、贪玩、调皮,不愿受约束,但这无碍于他有潜质成为一代明君。贞观九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太宗皇帝让十八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发现这孩子干得不错后,以后又多次让他监国,也受到大臣们的一致肯定。这说明李承乾是有能力和才情处理政事的,至少比李治果敢。
毕竟,他生在蒸蒸日上国运雄强的唐初治世,他的父亲是正直刚的明君,母亲是明理温婉的贤后,父母感情自始至终牢固稳定,他自己是名份上无可争议的“嫡长子”,从小就被重点培养。当时朝中也是绝对的正臣当道,没有哪位大臣出来跟他做对。父母派到他身边的臣子也都清正忠直,勇于进谏。这是一个先天后天条件都近乎十全十美的太子,怎么没有可能成为明主?
可是,李承乾的内心是不安的。他从小被送到李渊那边抚养,加上李建成、李元吉等其他叔伯的孩子,估计有十五个皇孙再加上十六七个小皇子在一处蹦达吵闹,他对这些堂兄堂弟的感情也许比自己的亲兄弟还要深。
但是,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都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这就种下了他内心惧怕失宠失势的种子。因为他知道,一旦失势,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就再没有荣华富贵。
少年的李承乾,贪玩调皮。李承乾一生事迹,他那些“过恶”,真的大多都只是私人品德问题,前期尤其如此,比如奢侈、贪玩、搞同性恋等,其实都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毛病。据说,孩子故意捣蛋淘气的一种原因就是,他们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太宗皇帝对李承乾的叛逆,并没有耐心的疏导,而是严苛的对待儿子,御史也指责太子,朝堂里面的大臣很多都被李泰收买了,他们跳出来落井下石,李承乾能不恐惧吗?
尤其是,在一起调皮捣蛋事件中,李承乾伤了脚,成了跛子。这对于身为骄子的李承乾来说几乎是不能承受之痛。他怕被父亲嫌弃,怕被废掉储君之位,他极度自尊,同时自卑,糅合了恐惧和自卑的他就开始慢慢性情大变。
太宗皇帝在和李承乾在你来我往的拉锯中,双方的火药味渐浓,而嗅觉灵敏的李泰及时凑上来,加深了太宗皇帝对于长子的失望情绪。
反正我儿子多,你承乾不听话不争气,我还有别的儿子,你倒是试着再找个爹给我看看?
太宗皇帝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的承乾的个人品德问题,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太宗皇帝越是宠爱李泰,越是对李承乾失望,李承乾就越是心慌。
儿子在不安的时候会求助于母亲。长孙皇后贤淑良德,是一个好皇后,可未必是个合格的母亲。她对李承乾这个长子严格要求,却纵容了李泰。在这样的母亲面前,李承乾恐怕有口难开吧。但长孙皇后不是不爱李承乾,她是以皇后的方式来爱她的儿子们。如果长孙皇后寿命延长,我想她应该是不愿意见到李承乾被废的,可惜,长孙皇后英年早逝。李承乾最强有力的保护者消失了,跟父亲的关系又始终不见好转。这种情绪发展到极端,他只能走上最后的不归路:谋反。
失败也是必然的,他没有太宗皇帝当年的资本,而太宗皇帝对于朝局的控制力又比祖父强得太多。
聪明、能干、果断、有权力欲,有决断力、贪玩淘气、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
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李承乾可能事实上是最像太宗皇帝的儿子,只可惜,他走上的是不归路。
可以想象,如果太宗皇帝不是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如果他没有间接鼓励了其他儿子的野心,可能李承乾就不会谋反。如果李承乾不谋反,他就有潜质成为一代明君。如果李承乾继位,那就没有武后篡位,也就没有韦后乱朝,没有李隆基的盛世,当然也没有安史之乱。有可能大唐会走向更久的盛世。
当然,这都是杜睿的假设,只能存在于如果中。最终在前世杜睿也只能为李承乾叹息。这么一个先天后天都有条件完美的太子,陨落了。
可是就在杜睿无语空嗟叹的时候,上天给了他一次,验证自己假设的机会,他重生了,重生到了一个身份虽然尴尬,但是血统却十分高贵的少年身上。
而且幸运的是,在他重生的那一年,他就遇到了化名秦中山的李承乾,两人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开始,杜睿帮李承乾,在出于一种同情心之外,也有拿李承乾当作小白鼠,做一番大实验的心思在里面。
他想要看看,如果改变历史,让李承乾登上皇位的话,华夏的命运将会变得如何?
然而,随着两人的接触,杜睿不禁为李承乾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不可否认,若是论才华的话,不要说是杜睿,就是那个和杜睿一向不对盘的李恪,都要完爆李承乾几条街,但是若论德行,就连杜睿这个重生者,都要自愧不如。
杜睿的心里虽然装着华夏江山,炎黄子孙,可是他喜好美食,华服,这总归算是一个不大的缺点,而李承乾在做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上,在杜睿看来是近乎完美的,他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枭雄,但是如果让他坐上皇帝的位子,他绝对是一位仁君。
他善良,宽厚,仁德,对待每一个人,都十分真诚,做每一件事情,虽然时而急功近利,但是每一次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而且在李承乾的身上,杜睿感觉到了百分之百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他两次被太宗皇帝罢黜出长安,却依然尽心尽力的为李承乾谋划。
回想当年,李承乾虽然坐在储君的位子上,但是上有一位强硬的帝王父亲,下面的那些个弟弟,诸如李恪,李泰,李佑,李治,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可以说他的那张储位,简直坐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杜睿帮着李承乾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总算是将李承乾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从贞观四年,到永徽十年,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杜睿也从当初一个十岁的少年,到了现在不惑的年纪了。
杜睿在回想着过往,李承乾也是一样,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道:“承明!你的心里还怨恨朕吗?”
杜睿看着李承乾,流着泪说道:“一开始的时候,臣没办法不怨恨,但是后来就想明白了,圣上虽然防着臣,但是却从来不曾强迫臣去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况且臣一直以来,都将圣上当成亲兄一般看待,这世上哪有做弟弟的怨恨兄长的道理!”
李承乾闻言笑了,他笑的很开心,道:“承明!能听你说出这些话,朕的心里很高兴,高兴,承明!这么多年了,朕也时常后悔,朕知道你是大唐第一的忠臣,你对朕一直都是忠实的,但是朕却辜负了你,朕今天要向你道歉,承明!朕希望你能原谅朕!”
李承乾艰难的说着,苍白的脸上浮现起一抹病态的潮红色,额头上也有了些许细汗,可见这番话,他说得如何艰难。
杜睿忙道:“圣上言重了,臣万万不敢受!”
李承乾笑道:“叫朕兄长!承明!朕有很多个弟弟,可是朕的那些弟弟一个个都想着要害朕,他们都想将朕从这张皇位上拉下来,到头来,朕才发现,朕真的是个孤家寡人,承明!朕希望你能做朕的兄弟!”
杜睿泣道:“圣上大恩!臣万死难报万一!”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不!你从来都不曾欠过朕什么,你也不曾欠先帝的,要说到亏欠,也是我们皇家亏欠了你的!承明!朕如今身中剧毒,性命朝不保夕,大唐的江山,朕的太子,以后就要交给你了!太子懦弱,不看成就大事,可是他性情仁善,宽厚,定然是为仁君,承明!你能向对待朕一样,对待太子吗?”
归根结底,李承乾最不放心的还是太子李弘,这也是为什么他硬撑着,一定要等杜睿回来的原因,只有将李弘交给杜睿,他才能放心。
杜睿闻言,顿时连连点头:“圣上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睿知道,李承乾说这样的话,是打算要托孤给他了,一个人受两代君王托孤之重,杜睿也堪称第一人了。
杜睿知道作为托孤大臣,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尤其这一次他要辅佐的人还是一位幼主,历史上,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托孤,就是汉武帝刘彻,托孤给霍光,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八岁孩子的母亲,因他担心母后专权。
汉武帝刘彻选择用托孤的方式解决接班人年龄太小、不能担当皇帝重任的问题。刘彻把小皇帝和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顾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
此二人何许人也?
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秘书兼侍卫,金日磾是侍卫兼秘书,两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皇帝的亲信,并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
在皇帝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
汉代最有权的是大将军兼领尚书事,霍光同志在刘彻死后就是担任这样的职务,里外一把抓。
皇帝托孤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华夏的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老皇上总是想给儿子搭好班子,一般都会有n个托孤大臣,至少也得来两位,结构一般是亲信重臣加宗室或外戚,也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又能相互制约,保证国家度过危险期,保证政权稳定交接。
别看皇上平常挺牛的,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要求人了,流着泪拉着大臣的手,让儿子给这些叔叔伯伯作揖行礼,拜托他们不要有野心不要篡党夺权,有时也会说些大方话,像刘备,就对诸葛亮说,咱儿子实在扶不起来,你不妨取而代之。
人们都熟知的刘备托孤其实也是托给了俩人,诸葛亮和李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也托了俩人,宗室曹真和大臣司马懿,清初顺治托孤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四人,离得更近的咸丰皇帝托孤于当时的在任军机,一共八个。
但是这些人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约的局面很难形成,集体保驾的设计总要落空,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托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这个权力没法制约的,一制约就有矛盾,一有矛盾就会想到把丫的消灭来个彻底解决,有权压倒一切。
历史上最成功的托孤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演的那一出苦情戏,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所谓“心神无贰”就是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犯忌。也就是说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这样的一个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
问题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上。
那么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的理解,是说如果我这个儿子不中用,请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蜀汉的皇帝好了。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但是难能可贵,简直就是伟大。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知道华夏的传统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袭制,这个世袭制至少从夏商周就开始了,秦以后是君主世袭官僚不世袭,秦以前是君主和官僚都世袭。在这样的漫长的世袭制的传统中,居然有一个人来打破这样一个传统,让贤于能够安邦定国的人,那当然是大公无私啊。因为这意味着,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皇族这个家族的利益,放弃按照传统观念是上天赋予他的天赋的神权。因为人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权天授、君权神授,上天和神授给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让给贤能的人,这是何等的伟大!
问题是,这可能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
首先,华夏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传给自己子孙的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没有过。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这个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让出去的,怎么会出来一个例外?
其次,就算刘备是个例外,也不知道他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刘备有此思想,岂不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华盛顿了?
最后就算刘备愿意当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敢当亚当斯。你想想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曹操只不过是架空了皇帝就被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刘阿斗,该骂成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很早历史上就有人对这段托孤表示质疑。杜睿就觉得刘备的托孤的这个说法是“诡伪之词”。“诡”就是诡诈,“伪”就是虚伪,是诡诈虚伪的话,非托孤之谓也,这不是托孤该说的话。
托孤时该说什么话呢?
应该坦诚,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托付一个人,这个人选对了就行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东西。
所以说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正因为刘备猜忌诸葛亮,又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把诸葛亮逼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逼到墙角上,不得不跪下来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叫做阴怀诡诈,根本不是什么心神无二。
杜睿不希望李承乾说那些“诡伪之词”,李承乾也确实很坦诚,他甚至都没有安排一个宗室之人与杜睿相互制衡,或许他有过这样的心思,但是他又能托付给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