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周报》、卫生和教育部、以及首都曼城市国立医院几乎想尽了一切方法,甚至几个孩子刚刚满周岁的穿越众家庭亲自现身做表率,才让疑神疑鬼的市民们知道这是防治天花病的方法。
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耳闻过天花流行的人们,这下蜂拥而来。为了建立科学权威和造势,国营医药集团特地在某期《曼城周报》上印了一套四张的天花疫苗接种票证,只有凭借这种票证,才能免费在医院接种疫苗,否则,就要付出10美元的接种费。
这样的处理结果就是连续几期的《曼城周报》都被抢购,虽然手段很不地道,但在17世纪,这种巧妙的伎俩不亚于当初西班牙在本土推广土豆种植的把戏。
这一过程的小小风波之后,几个月内,国家顺利完成周岁以上婴儿的天花疫苗接种工作,而副作用则是《曼城周报》的舆论权威得以确立。现在,疫苗实验室又将准备攻克风疹、麻疹、结核的疫苗项目。
19世纪,微生物工程学之父巴斯德成功实现了减毒活性疫苗实验,提出了减毒病株的概念,为人类微生物学和预防医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核杆菌的疫苗,也就在这样的理论上得以实现。
以家禽牲畜接种感染方式进行减毒病株的换代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风疹和麻疹疫苗,但结核杆菌减毒病株的培养就不能依靠动物接种做减毒疫苗培养,需要特定的营养培养物,而且过程也漫长得多。历史上的“卡介苗”可是花费了超过十年时间,历经两百多代结核杆菌的退化培养才获得了合格的减毒疫苗。
从亚速尔英雄港难民营里获得的风疹和麻疹病毒已经在家禽实验体上进行了近一年的退化培养,如今减毒疫苗接种实验也在摩和克战俘劳工营的老弱妇孺身上秘密进行。只要临床实验过关,那接下来,整个国家的一岁以上的儿童也将接种。
至于包括结核病疫苗在内的其他流行病疫苗,那就只能等菌株筛选和减毒疫苗培养工艺的缓慢进步了,这个时间,黄念老人定为了10年。
其他医药研究与卫生防疫手段的配套技术也要继续赶上,例如现在急迫地需要包括人工紫外线灯在内的能够制造无菌工作环境的设备,多种重要制药原料的供应渠道也必须做长期布局,否则许多医药研究将很难展开。
几乎每个国民,都不知道背地里国家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多少精力。这些也许并不能直接给国家带来任何表面的利益,甚至还将大量消耗国家的财力,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这个新生国家脆弱的国民基础。
建立一所更加专业的生物与医学院校,成为了黄念老人和部分上了年纪的医护人员的迫切心理,他们所具备的现代医学知识,必须在未来20年内尽可能多的延续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宜搜小说www.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