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经》?看着莫言对这本书的反应这么大,他有些奇怪。因为今天早上出来的急,他从钢琴上抓琴谱的时候,顺手就把这本书给装了进来。没想到,眼前这位叫莫言的人似乎认识这本书一样。难道,真有这么巧的事?
“余自幼习鼓,数十载间跟随戏班行遍数省,于鼓乐颇有心得,各地鼓乐俱有其长,然则记法不一,甚为不便。故此,余潜心数载,取民间工尺法及鼓乐口传之法,著鼓经一部,莫亭。”
忽然间,刘宇凡的脑海里就映出了这么一段话,那是《鼓经》的开篇词。
“对了,莫亭,莫凡,这两个人都姓莫,不会他们有什么关系吧!”刘宇凡脑子里如同闪电般划过这样一个念头。可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可能吗?跟小说似的!
看着莫言专注的动作,任谁都可以看出他此刻情绪的激动,因此,大家都没有出声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恢复平静。
颤抖着翻开《鼓经》的封面,看着扉页上那一笔漂亮的竖排行楷,莫言一个字一个字地抚摸着,慢慢地,竟然有些双眼泛红!
半晌,他才长叹一声,小心地合上书页。
下一刻,他定定地看向了刘宇凡,那目光是如此逼人,如此锐利,让刘宇凡有些不敢直视。
“这本书,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莫言的声音不高,可却带着一股不可违背的意味。
“莫~~先生。”刘宇凡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眼前这位,称“莫老”吧不合适,称“莫老师”人家又没答应收自己做学生,想来想去,刘宇凡憋出来这么一个称谓。
好在莫言此刻根本不在乎刘宇凡用什么样的称谓,他只关心这本书!
“莫先生,这书,是我们村里一位老艺人送给我的。他送书给我的时候,也没说得很详细,只说是一位跟随一位游历的民间艺人学艺的时候,那位艺人赠给他的。”刘宇凡解释道。
“是这样,原来是这样。”莫言自言自语道,忽然又问道:“他没提起,那位民间艺人的下落吗?”
言罢,不待刘宇凡回答,自己却是摇了摇头:“他居无定所,哪里会有什么下落。想不到啊,呵呵,想不到我莫言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家父的这本手卷,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此刻是否安在,哎,苍天无眼,造化弄人……”莫言说到此,竟是掩面而泣,不能自己!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