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万份,我就感谢上帝了。”
在短时间内让发行量翻一倍,看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的幻想。一些人皱褶眉头,思考着主编定下的目标是否可靠。
讨论完目标之后,桑顿继续说出报纸改革的新动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一切都必须走在最前沿。所以报纸的改革也一样,现在小说的兴起已经成为了伦敦民众消费的主力军。我们也必须在这一版块寻求突破。之前报社一直没有投入精力去设计,但现在我想扩大关于版块的规模。”
桑顿主编停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对加里安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让之前在巴黎居住的托洛茨基来发表一下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加里安的身上,因为刚空降而来的新人,有些老编辑并不服气。
所以他不得不扮演好“托洛茨基编辑”这个角色,并且说出令人信服的依据。
加里安看出这是主编对他的考验,于是认真地分析说道,“小说版块的发展得益于报社行业的兴起以及经济的改善,识字率的提高,能让越来越多识字的民众能够接触到这一块。所以这报纸价格定位也很重要,是否低廉的价格直接决定了一份报纸接下来能够被大众接受。受众的原因,在选取小说题材一方面,更应该关注那些会被广大民众认同的通俗小说剧情。这才是重点,在道德和法律底线的范围内,民众喜欢看什么,我们便给予他们什么,对内容进行极大的创新。对了,伦敦没有新闻审核条例,也更加宽松自由。题材的所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少。”
在加里安井井有条的分析完毕之后,原本不屑一顾的编辑终于开始正眼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听完了对方的分析之后,桑顿主编认真地点了点头,看来巴黎来的家伙的确有两把刷子,也放心的将这个版块交给对方。但是他还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托洛茨基”的底细,于是追问道,“根据你在巴黎的了解,托洛茨基阁下有什么好的题材可以提供吗?”
加里安犹豫了一下,想起了公文包中刚刚写好,还没来得及投稿的稿纸,小声说道,“事实上,我手头上的确有一份稿子,离开巴黎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投出去。”
加里安的自我推荐让周围的人都投来惊讶和质疑的目光,然而加里安却非常认真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题材,我想要给桑顿主编过目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