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不信邪的
第四天,就遇到了公然堵路的山寇团体,他们肆无忌惮的游荡在大路旁的田野里,扛着旗帜和枪矛,傲慢的将派出交涉的人拉下马来剁死。
数百名武装人员,大呼小叫的发起冲击,最前列杆子队还没有触敌就散了,不过多少分散了对方的注意力,随后稍头队,承受了不小的伤亡,也各种跪了,不过他们至少还懂得从两边跑。
所谓的一波流遇上了三层糕,结果在最后一层被排兵们挡住了,十几匹骑骡马绕到背后一冲,这些盗匪就喊爹叫娘的溃散了。
不过后续的追击,就组织的相当糟糕了,剩余的盗匪几乎都四散开来跑掉了,而这些义军还在当地为了抢夺看起来不错的战利品大打出手。
事后才知道,这是一股闹饷哗变的前官军而已。不过他们的行头装备,要比这只义军好一些,还顺带补充了八九十名俘虏,总而言之是利大于弊的。
这场战斗,也让我对这个满身土鳖味道义军头子的军事素养,稍稍有些改观而已,只是从大部分很渣的流寇评价,进步到部分不是那么渣的民兵水准。
于是我们拖在队列中后面的瓶瓶罐罐中,又多了十几名哭哭啼啼的女人,作为被盗匪下手和施暴的目标,她们一般会被留到最后,所以得以幸免。
不过对这只义军来说,她们也不过是消耗品,只是时间长还是短而已,比如晚上得轮流睡在头目们的帐篷里。
经常走了一半,头领将岸会带着一部分武器装备较好的,离开大路,去筹集所谓的“军资”或曰“哨粮”,有时候是几只骡马和推车上的谷物瓜菜,有时候还有一些被绑起来青壮,拳打脚踢家饿肚子的威胁,很容易就让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成为这支还没正式开张义军“光荣”的一员。
不过大多数成果看交涉的对象而定,如果是有围墙和足够精壮的村落,考虑到伤亡和收获的性价比,那就通过形式和口头上的威胁和交涉,有代价的获得一些补给;如果是比较弱小缺少防护的村庄,他们也不介意客串一把劫匪,收取过境劳军的代价。
但不总是有所收获的,遇上壁垒森严的豪族邬堡,交涉不成反被驱逐,骂骂咧咧满身狼狈的空手而归,乃至搀扶着死伤者逃回来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无论任何时代,具有有知识和见历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朴素的尊敬和礼遇。哪怕是一只从草莽中,诞生没有多久的“义军”,但也仅仅是尊敬而已。
虽然不免要和臭烘烘的鸡鸭禽畜什么的坐在一起,但是相对于那些光脚走路走到磨破的脚底板,被血伽和泥土糊起来的杆子队么,我却又是幸运的多。
随着在这只武装里的短暂生活,我的一些相关记忆也开始恢复和呈现起来,比如一些行伍的基本常识,行营立账的事项到寻找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