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逊色的。
所以,杨华听到邵大河的介绍后,连忙恭敬道:“小子杨华,见过李老。”
李清铭身前摆着一壶清酒,已经自酌自饮地喝了三分之一了。
他本来已经有了些许醉意,可当看到杨华后,他的醉意消退,摆手说道:“不用太客气,坐吧,我这次请你过来,就是想见识见识,能写出《水调歌头》跟《青玉案》的作者,不用太拘泥于礼数了。”
之后,杨华跟邵大河也都坐了下来,李清铭给杨华跟邵大河倒上了一杯酒。
他趁着醉意,仔细端详杨华,他越端详,越感觉杨华并不像那种有才气的人。
他打心里对杨华耿耿于怀,《水调歌头》这词一出,就连他都自愧不如,读之叹之。说实话,他真的不相信眼前这个青年,会用如此才华。
李清铭今晚上这顿饭,说是请杨华吃饭,倒不如说是想特地试探杨华。
所以,李清铭沉吟少许后,说道:“我很少听大河夸人,之前在电话里,大河可一直对你赞誉有加。而且,你的那两中秋词也让我如雷贯耳,羡慕不已。”
杨华闻言,看了邵大河一眼,连忙谦虚道:“承蒙邵老,李老厚爱,杨华受之有愧。”
这会儿,李清铭突然故意说道:“既然杨华小友有此大才,不知道小友能否以酒为题,现场作诗一呢?”
“老李,这,,,”邵大河听到李清铭这话,也没想到李清铭会突然给杨华出难题。
现场作诗,而且还要以酒为题?
邵大河虽然不懂得什么作诗写词,但是,他也知道往往一好诗,都是经过沉淀跟无数次的精心打磨才能写出来的。
而自己这位老友,上来毫无防备的就让杨华现场作诗一,而且,还把主题给死住了,以酒为题,这可就有点难为人了。
不过,邵大河也知道自己这位老友的脾气,他这一生在文坛声名极盛,很少有人或事让他动容。可杨华接连两词都让他惊为天人,文人相轻,想来这位老友还是心里很不服气。
所以,邵大河欲言欲止,他想了想还是不着急插手说话,还是先看杨华自己的表现,实在不行,他再出面帮杨华打圆场。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