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南迁,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到了隋朝的时候,华亭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集散中心,初具城市规模。终于在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刺史赵居贞上书,奏请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华亭县(今松江)。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易中心由青龙镇转移到华亭县东北地区的中海浦,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中海浦西侧,便称“中海镇”。中海镇逐渐取代了青龙镇,成为华亭县最大的市镇之一。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镇为中心,析华亭县部分,建“上海县”,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中海市区建城的开始。华亭、中海两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成为元代中海地区的双子城。
明宣德五年(1430年)应天巡抚驻苏州,管辖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全境),中海县归南直隶松江府管辖。到了明代,中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中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松江府地区,成了明代天朝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兴旺。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称。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中海县归江南省松江府。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江苏省和安徽省,从清朝前期开始,中海属江苏省(巡抚驻苏州)下辖的苏松太道的松江府。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由云台山(连云港)移来,江海关总监由驻南京的两江总督兼任。在清代初期,中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逐渐超过松江府的华亭县。因此,雍正八年(1730年)设苏松道(相当于今天副省级),驻松江府中海县,雍正九年建道署于大东门内,乾隆六年(1741年)改道名为苏松太道。一般全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或称苏松太仓道,因驻地在中海县并兼理江海关,又简称为中海道、沪道、江海关道、关道。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海在1843年辟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中海设居留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应英国领事巴富尔要求,在租界内设江海北关(“新关”、“洋关”),办理向外轮征收关税等事,由江苏省苏松太道兼管。咸丰三年(1853),英人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强占江海关。次年,中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驻沪领事签订协定,允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掌管江海关。同年七月,少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外国侵略者直接管理天朝海关恶例。太平天国战争期间,1855年小刀会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中海的战役。
1854年中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行政与司法管辖权外的租界。此后,中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天朝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黄浦、静安和虹口、杨浦两>> --